古代是如何打更的 敲几下 怎么敲 怎么喊 什么用

2025-01-04 07:44: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时,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如“咚——咚!咚!咚!咚!”。
也有地方用小锣之类的配合的,如"洞洞当"代表二更,"洞洞洞当"代表三更,余此类推。

回答2:

古代打更是通过敲锣或梆子来报时,打更人会根据更次不同,有不同的敲法和喊话。具体如下:
1. 第一次敲的时候就代表天黑了,大家应该关门准备歇息了。若敲到第五次,便代表天快亮了。
2. 打更时,从三更起梆声不敲两记,只响一次,每一击作一次。春、秋、冬三季,昼短夜长,四时敲罢五更以后,距离天亮还有近两个小时,所以在五时至六时之间,再加一次“亮梆子”。
3. 这次亮梆子不敲锣,只敲梆,而且梆声无规律,节奏极快,是一种连续的乱敲。乱梆子敲后,天基本亮了。人即使在熟睡中,也往往被乱梆子敲醒。
打更的目的是报时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打更人分为两组,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确保报时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