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在这局的饼都做大了之后,剩下能不能把这个饼端稳拿好就是做人的问题了。
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就做了一些让人觉得很心寒的事情,比方说他在得到小许胜利的时候带着人去把人明朝的祖坟给扒个稀烂,扒了拿了东西还得损毁,无论如何死者为大,要对这掌权者有什么不满意你也已经起义给推翻了,为什么还要做这种损阴德的事情呢?
这还不算,还记得朱元璋曾经出过家吗,这李自成又带着人去焚毁了那“皇觉寺”;为了证明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能得到争那凤阳皇宫鼓吹乐器的时候又不惜与张献忠结怨,可以说他还没成功就已经飘了。
而且他的脑子里面就没有以德服人的想法,一直就是杀杀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到了后面就定型了,凶残成性,人命在他这里跟一条畜生的命都是对等的,甚至把那万历皇帝的儿子朱常洵抓来与鹿同炖…跟将士们一起食用(人肉鹿煲阿这太令人发指了吧)。
于是他在拿到少许的成功(攻陷北京)之后就沉迷做他那山大王,又凶残成性不得人心,最后就被满洲人给终结了呗。
朱元璋这边吧,虽然人家也是农民出身,但会做人阿,起码能得到良臣(刘伯温、徐达汤和等等)辅佐,自己不会的也乐于请教和听从人家建议。而且军纪严明,没有那奸淫掳掠屠城杀人的糟践人的事情,起码混个民心所向吧,然后吧朱元璋也听从了建议,高筑墙,广积粮,虽然把小农经济重新作为国家经济基础饱受诟病,但至少当时有明显的效益嘛。
这样都是草根出身,但是朱元章的格局境界比李自成更高一些吧,所以才造成了二人不同的结局。
因为朱元璋能力更强,而且当时没有别人跟他争夺,而李自成当时面对的敌人不止是明朝,还有清军。
因为他们对军队的管理能力不一样,朱元璋就是管理的井井有条,而李自成就是打了一场胜仗之后就放任他们。
因为李自成的格局太小了,得了一些小便宜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凶残成性,所以最后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