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特点: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直接的人民性,优越的文化性
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从人民生活中产生
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精确地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独特性
一般专业作家的文学、艺术,也大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它的反映并对它起著一定的反作用。但是在这一方面,民间文学却有著自己的独特性。民间文学,由于它的作者(包括修改者和传播者)人数的众多和生活在底层,他们比那些数量有限,特别是过去时代的专业作者,能够更广泛地反映出社会生活,而且往往反映得那么深切、精确。
社会功用
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专业的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它更紧紧地黏贴著生活。像那恒河沙数的民间谚语,是农民、渔民、工匠等片断的而往往精当的生活经验总结和工作指南。这是他们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著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许多描写卑贱者、受压迫受虐待者的反抗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时期地广泛地教育著人民,培养著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文化内涵
过去有些学者,把民间文学和民俗事象往往看作没有文化、没有教养阶级的产物。其实,广大劳动人民自有他们高尚的教养和珍贵的文化,而民间文学正是对他们这种教养和文化尽著庄严职责的教本。
民间文学及其研究的现代功用
过去劳动人民所创作的无量数的口头文学作品,起著辅助人民的现实生活,哺养他们的精神活动等社会作用。到了现代,他们又在社会和本身生活的要求下,创造了新的民歌和新的传说、笑话,它们更广泛、更直接地配合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舆论,与时代的进步作家的作品互相呼应和配合,起著帮助改革社会和推进生活的作用,尽管两种文学在传统和风貌等方面存在著种种不同的地方。在当前,那些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一方面仍然以口头的方式在广大民间流传著,继续起著各种效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界的重视,对它广泛地进行采集(也包括那些新的作品在内),经过选择和整理,送还到广大人民中间去,使它能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发挥新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不是一般的教科书所能够代替的,至少在使劳动人民认识自己先辈的历史和鼓励他们的社会正义感情等方面是如此。至于那些新的民间文学作品,对于当前广大人民能产生的教育作用,就更不用多说了。
理论价值
民间文学的现实作用,还有另外的一方面,那就是经过研究后的理论知 民歌是蒙古族民间文学内容最丰富的一种知识的作用。把民间文学作品作为对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它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科学原理,用以教育广大人民,这首先使人们理性地认识过去和现代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的语言艺术的种种方面——它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它与别的艺术和社会的关系怎样?它起著什么社会作用?……人们认清了这些,不仅能够正确了解作为劳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的民间文学,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人民创造历史”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它还将进一步激励人们在当前“四化”的庄严的大进军中的创造热情。
总之,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都是今天广大人民社会主义教养不可缺少的成分。
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与文艺学及文化史等的关系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有些学者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事象。这种文学或文化,是国家、民族中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的方式。它无疑是民族文学或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自然要成为民族文艺学及文艺史探讨和叙述的对象,特别像我们这样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是如此。但是,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特殊的文学受到歧视,不但对它缺少科学的研究,就是搜集、保存工作也没有多少人去著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情形大大改变了。但是传统的或某些新的偏见还存在著。因此,现代的文艺学或文艺史在理论概括上或历史的探讨和叙述上,还不能给予它以应有的、充分的位置。近年来,随著学风的转变,这方面的学术界正在逐渐打破那些固有的或外来的框框,把这种特殊的、富有价值的劳动者的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以科学的探索和确当的叙述,努力使我们新的文艺学和文艺史具有更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的特色。
至于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与文化史以及文化学的关系,同样是密切的。文化史,特别是文化学,它在我们国家还是相当年轻的学问。文化史及文化学的探究、叙述,自然应该以世界的或民族的整个文化为对象,它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既包括上层阶级的文化,更应包括一般民 民间文学协会在客坊举行首次采风笔会众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文学无论从量看,或从质看,本身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事象,更需要指出的是它还包含著其它的文化成分和跟它同时并存的各种文化事象密切相关(例如民间歌谣对于其他艺术,乃至与生产活动、社会组织等的联带关系)。要叙述中国汉民族或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史,乃至于编纂他们的文化学,决不能漏掉或抛弃民间文学这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物,否则,不仅使它概括不周全,还可能影响到对整个文化现象评价和叙述的准确性。如果充分注意到这点,我们的文化史乃至于文化学的著述,不但要以难得的丰富性和民族特色见长,还会以较高的科学性受到国际学界的注目。
民间文学是从广大劳动人民出来的,但是都没有形成正式的文学,而是有后人经进整理和发掘才形成的民间文学。
作为一个超人,我不得不告诉您,民间文学博大精深,是中国历史文化上的一大奇葩,它
人间文学琅琅上口,充满趣味.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