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的辉煌成就以及十二五的展望?

2024-12-12 20:51: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展望我们美好未来!!!做到我们美好未来!!!

回答2:

  回顾“十一五”成就,展望“十二五”规划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
  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专栏,突出报道“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以及“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思路、重点。

  五年一个刻度,中国跃上新的台阶;五年一个单元,中国站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国内外众多探询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下一个五年,中国的面貌会有何样的改变?人民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为完成这些改变、达成这些变化,中国又将作出什么部署和调整?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路线图。
  一个主题:科学发展
  ——“一个巨变、四个不变”,是判断中国走向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10月23日,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达成协议,超过6%的投票权将从欧洲发达国家转向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金砖四国晋升十个股东行列,中国的份额升至第三位。国际舆论评价说,这是一次历史性大改革,股权结构的变化预示着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前不久,一场规模不大的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历史与现实不期而遇,让人心生感慨。
  中国已经今非昔比。新中国成立60多年,大致以5年为一个刻度,中国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面貌天翻地覆。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同样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历史单元”。
  纵向看,这是中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抗击频仍的重大自然灾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2006年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又实现了10.6%的增长。
  横向看,这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经济总量继超过德国之后,今年有望超过日本,坐三望二。中国“体量”举足轻重,中国“动向”举世瞩目。
  这个时候,关于中国的未来走向,国内外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和估量。有人说,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有人问,国际形势复杂多变,21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否还成立?
  中国的方位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作出坚定的回答。
  这份坚定,源自对天下大势的清醒判断。经过几十年飞速发展,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同时,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发展,中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态势没有变。这“一个巨变、四个不变”,是判断中国走向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一个巨变”告诉我们,经过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今后还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四个不变”催促我们,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开关”,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奋发有为。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振兴来说,机遇并不常有,机遇来之不易,机遇稍纵即逝。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我们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21世纪第二个10年是前10年战略机遇期的直接延续。第二个10年,中国将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际地位也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双重历史使命,注定中国要发展,中国要大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这些年来,一轮轮经济的过热与过冷,一次次自然的施威与重创,考验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中华民族的承受能力,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质与量、快与好、物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调整前进的航向。
  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在抗击非典疫情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中国上下对于发展问题的思考。就在那一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让人们对发展这个时代课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此后的几年,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内涵不断丰富。
  2005年,“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年,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此后,按照十七大的战略部署,从2008年9月到今年2月底,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标志着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
  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到“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从“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对“十二五”的目标设计、战略部署,贯穿着科学发展理念。
  一个主线:转变方式
  ——继30多年前的历史性转折后,再一次作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抉择,由此开启由大国通向强国的大门
  在当代中国,5年这个时间刻度似乎具有特别的意义。人们习惯用5年来丈量既往,用5年来谋划未来。于是,5年便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成为衡量共和国发展与进步的标尺。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毛泽东曾急切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54年后,“十一五”行将结束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大飞机的研制取得重大进展,翱翔蓝天为时不远。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显示,全世界大概500种工业产品中,220多种产品产量的“世界第一”属于中国。
  放在以往,这样的消息肯定会让人热血沸腾,而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后,当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中国人开始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冷静、审慎地看待这些“世界第一”。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当经济总量有望跃居世界第二的消息传出,与国际舆论铺天盖地的热议相反,中国的反映相当低调。在例行的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的经济总量看上去较大,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会因为GDP的增长改变。
  这不是故作低调,而是实话实说。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分析,在日本的GDP构成中,个人消费占近六成,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日本近六成出口为高附加值产品,而中国出口产品相当部分是加工贸易,“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意义有限的GDP和能耗留在中国”。
  高速奔跑了30多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国家现代化“赛程过半”。同时,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面临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发展方式的弊端更是暴露无遗,而发达国家意图在“后危机时代”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布局,向中国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不能从大国变为强国,也就很难走完现代化的“后半程”。
  近年来,从 “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2009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的重要判断,党中央不断发出“加快转变”的号令。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规划建议又作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要求。
  扩大内需提升到战略位置;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用一个专门章节部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细读规划建议,会发现“转变”的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对此,规划建议作出了全面部署: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一个由导向机制、协调机制、实现机制、操作机制和动力机制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30多年前,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由此演绎出一段世界发展史上罕见的时代传奇。今天,面对现代化之路上的又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坚定地选择转变发展方式,站在新的台阶上开启了由大国通向强国的大门。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价说,这一转变有可能继中国30多年前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再一次让中国的发展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影响将远远超过5年的范围。
  一个重点:改善民生
  ——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再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也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再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也会变成很大的难题。简单的数学计算,对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国情作出了透彻的解答。
  一组数据摆在面前: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33万亿美元,当季超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尚不及日本的1/10;人均收入约3600美元,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证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门槛后,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国家财富和国民财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带来物质和精神的更高需求,经济发展空间尚大。另一方面,如果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制度,就有可能陷入增长乏力、矛盾激化的“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阻滞现代化进程。
  一个事实无法回避: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空前跃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正视问题方能找到应对之策。近年来,民生问题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民生改善收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农业税彻底取消,几千年来农民交纳“皇粮国税”成为历史;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全国23%的县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出台,一个个民生工程的实施,以及汶川、玉树等一次次天塌地陷中的不抛弃、不放弃,让“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等等带着温度的词汇,烙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问题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把“蛋糕”切好。规划建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一个国家财富分配的方式,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而且关系社会公平正义。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将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博弈和社会变革的过程,既要量力而行,也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尽力而为。规划建议强调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让人民创造的财富更好地为人民造福,让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多地为人民谋利。
  “这是一个民生色彩最浓重的五年规划”,“‘十二五’时期,中国将走向‘民富时代’”……五中全会后,“转变方式”、“关注民生”、“从‘国富’到‘民富’”等词语频频出现在众多外国媒体上,成为观察中国走向的关键词。
  实际上,“国强”与“民富”本来就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细读规划建议,人们发现,科学发展的理念浸润其中,对“国强”与“民富”的追求交融在一起。扩大内需战略中,突出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是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又是为了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同时又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在制度上保障农民工权益……透过规划建议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物”,更看到了“人”,看到了物与人的有机统一、“国强”与“民富”的内在一致。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一个“强国”的规划,也是一个“富民”的规划,“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说到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将国强民富的使命担在肩上,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正是由于政党信念与国家发展、人民命运高度统一,亿万中华儿女始终跟定共产党,与祖国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也正因为如此,国强民富始终是当代中国的时代强音,并将穿越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当下,一段新的征程正拉开帷幕。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三个时间节点叠加在一起,分明让人感到天地转、时光迫、只争朝夕。
  “十二五”是关键时期,也是攻坚时期。五年以后,再度回眸,综合国力必将跃上一个更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一个个光辉灿烂的前景在向我们招手。一道道考题,等着我们回答。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目前,“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已提前实现

  ○ 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在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南向北、从东到西,一个个被圈定,一步步在展开。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先后上升到国家层面;中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增速一举超过东部,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距在缩小

  ○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

  以调结构为主攻方向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安世银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调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大力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这不仅是实现经济发展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必然选择,而且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大力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其中,应重点推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降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所占比重,并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使其大幅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制造业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发展,摆脱以往过多依靠高投入、高物耗、高能耗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努力以较低的投入带来较大的产出。在第三产业,应在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带动力强和增值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重要的战略性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在第一产业,应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动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传统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经济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应优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欠发达地区应根据本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既重视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有效承接,又重视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及适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等。特别需要重视的是,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绝不是简单的产业复制,更不能是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迁移,而是在转移中进行适应性改造、在承接中实现发展水平提升。
  加快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应在规模经济特征明显的产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实行强强联合,走集团化道路,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规模竞争格局,避免重复投资、过度竞争。应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改变过多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消耗进行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创造条件,逐步从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并重进而向主要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从主要生产初加工产品向主要生产深加工产品转变,从主要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向主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同时,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推动从一般产品结构向品牌产品结构演进。
  引导消费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居民以住房、家用轿车、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教育、保险、医疗、文化、家政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这是居民消费结构演进升级的体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日益增强。因此,应密切关注居民需求的新变化,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新变化。同时,重视研究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需求,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延长传统产业生命周期。调整消费结构,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特别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控制物价不合理上涨,促进居民持续增收;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带动产业结构演进升级,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调整对外经济结构。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新变化,需要我国积极调整对外经济结构,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进一步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在继续巩固和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市场,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实施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应该看到,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围绕发展低碳经济展开的国际竞争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应通过技术创新特别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低碳产品品牌,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新变化,并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国际论坛:不为干扰所惑
  人民日报10月27日刊发署名“郑青原”《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文,这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文章回答了干部群众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种种关切,阐发了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所遵循的原则,读后使人豁然开朗。在这样一个关乎百姓福祉、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干扰所惑,至关重要。
  郑青原文章以大量的事实缕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从领导体制到行政管理体制,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到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亲历并切身感受到的。我们不应该忘记,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恰恰是从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的。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可以说,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全面推进。任何对中国不抱偏见的人都会看到,今天的中国,民意表达渠道更加通畅,决策机制更加科学民主,行政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和几十年前相比,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多方面实质性的进步。
  然而我们也看到,这些年来,围绕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一些人纠缠不断。中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包括自然灾害,总会被借题发挥,否定中国的政治体制,否定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些善良的人们往往被种种“民主政治”的漂亮字眼所迷惑,但一件件匪夷所思的指责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真正关心中国政治发展的是中国人,而不是什么别的人。中国的政治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某些人不是没有看到,而是不愿看也不想看。在他们那里,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团结稳定、快速发展的中国不符合他们的心思和他们的利益。只要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向前推进,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继续提升,这样的干扰就不会停止。
  对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少人善意地提出意见建议甚至批评,我们会择善而从。但对那种别有用心的杂音和噪音,我们绝不会为其所惑。正如郑青原文章所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某些人所期望的“改革”是完全不同的。郑青原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我们的主张,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改革就会走上邪路;没有积极稳妥的推进,就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毁掉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无法实现国家振兴。
  我们从来没有否认我国的政治体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但是纵看历史,横看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取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也必须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复兴战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的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根本体现和坚定信念。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某些人还会挑起种种事端,不断打出各种“民主政治”牌,“忽悠”中国百姓,诋毁中国政府。但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会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