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对应现代时间的11时至13时。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_、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你好,楼主
是这么算,子时是23:00--1:00
然后每隔两小时为一时辰,那么丑时就是1:00--3:00
以此类推,午时就是11:00----13:00
(24小时制)
如果帮助到您,可以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