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寺庙”,咱中国人通常会连着一起说,但其实“寺”和“庙”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场合,最近有部叫《庆余年》的剧挺火,主角范闲被安排去了“鸿胪寺”,里面全是古代的“外交官”,那么问题来了,“寺”里不该住着和尚吗?
来看看到底啥叫“寺”,啥叫“庙”,千万不要再弄混了。
“寺”,形声字,上“土”下“寸”,表示寸土之地,精准且不容猜疑变化,故《说文解字》中将寺解释为:“寺,廷也,有法度者也。”秦朝以后,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简单点解释,古代公务员办公的场所都叫“寺”,比如大理寺、鸿胪寺。
由此可见,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就已经有“寺”了,此时它与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公元64年的某天,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身高6丈,头顶放光、来自西方的金人,在殿庭飞绕,刘庄遂惊醒。第二天他就召来大臣们解梦,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
刘庄甚是开心,觉得自己跟这位西方的神很有缘分,于是派了10几个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和佛法,史称“汉明感梦,初传其道”,此时被认为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时间。
后来西域僧人们也来到我国,当初接待他们的部门就是“鸿胪寺”(当年的外交部),因为僧人们带了很多佛经,都由健硕的白马驮来,所以刘庄命人在鸿胪寺旁边修了一座新的官邸,取名为“白马寺”,和尚们就住在白马寺里。
“白马寺”的出现标志着“寺”在中国有了“佛教的庙宇”的意思,随着时代的发展,“寺”也成了佛教建筑的统一称呼。
接下来我们看“庙”。
“庙”,形声字,古文写作“庿”,“广”与建筑物有关,所以庙在古代是供祀祖宗的建筑物,汉代以前,统治者对庙相当看重,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极限制。
《礼记》中写道:“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即最高统治者天子能立7庙,分别是:父、祖、曾祖、高祖、高祖的父、祖父和始祖庙;诸侯能立5庙,分别是:父、祖、曾祖、高祖、始祖庙;大夫立3庙,分别是:父、祖、曾祖之庙……
以此类推,平民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建庙,只能在正寝纪念祖宗,由此可见周代封建礼制苛刻程度。
时间来到汉代,没错,又是汉代,“庙”的含义才开始发生了改变,庙与原始神社(如土地庙)混合在一起,变成了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所以庙里可供奉鬼神,而且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会进入阴曹地府再轮回转世。
所以为了纪念那些有杰出贡献并去世的人,就为他们建庙,比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世世代代接受人们的香火敬拜,活在人们的心中,所以此时“庙”和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寺和庙的性质是大不相同的 而且在中国古代 寺和庙是严格区分的 “寺”的最早的意思是官署 是官员办公的地方
“寺”和“庙”到底有何区别,真的并非一回事,看完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