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借嫦娥的遭际来抒发自己本欲在仕途上求得进取,而实际却导致长期漂泊流寓的不幸.表达的是诗人对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感.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对于这首诗的赏析有很多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