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赖特设计。别墅主人为匹兹堡百货公司老板德国移民考夫曼,故又称考夫曼住宅。
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以二层(主入口层)的起居室为中心,其余房间向左右铺展开来,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使建筑带有明显的雕塑感。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象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
建筑特点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连辣潜其间,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在起居室空间之中。从北侧及山崖是反射进来的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用使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挑的阳台为最。然而当你站在人工石面阳台上,而为自然石面的壁支柱所包围时对于内部空间或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因为室内空间透过巨大的水平阳台而延伸,衔接了巨大的室外空间——崖隘。赖特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态度,浓缩地表现在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梯。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地一再流连其间。
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做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杆或近几年推移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
流水别墅的空间陈设的选择、家具样式设计与布置都独具匠心。同时卡夫曼家人对这幢无价产业付出了爱和关切。他们以伟大的艺术品、家具、勤快的维护工作以及他们私人的物品来陪衬它。建筑永远是建筑师的作品,但却无法供给有关私人的物品。显然而卡夫曼却能够办到,并能够珍惜赖特的一切努力。
流水别墅是建于20世纪的最上镜的、被拍摄得最多的私人住宅。尽管它远在宾夕法尼亚州西南的阿巴拉契山脉脚下,每年都有超过13万的游客访问。
流水别墅浓缩了赖特独自主张的“有机”设计哲学,考虑到赖特自己将它描述成对应于“溪流音乐”的“石崖的延伸”的形状,流水别墅名副其实,成为一种以建筑词汇再现自然环境的抽象表达,一个既具空间维度又有时间维度的具体实例。
流水别墅是一个研究对比的习作,在这里极端相对的元素容纳于一种危险的平衡中,制造出完全不可预料的效果。
两层的挑台。对流水别墅那大胆悬挑的关注使它成为现代主义者挑战重力的一种有力的表达方式。这所房子,赖特增加的不仅是它的结构系统的效率,也意味着增加了风险。看到那些交叉、重叠像是风格派的几何平面则让人心里觉得它和“国际式风格”的争论有历史联系。从溪对岸的路上看正面,这些胸墙像漂浮的扁带,在空中展开。但从小溪下游岸边看,它们在形状及布局上呼应着两块悬挑石块,它们产生了其下面的瀑布同时反映出层叠下落的水花。将住宅作为“悬崖的延伸”悬挑在瀑布上方使得他能将流动的水融合到他设计的层叠空间中,这是为“喜爱听瀑布的人”设计的并以此不断提醒意识到它。
整个建筑群与四周的山脉、峡谷相连。两个主要平台上厚而圆的胸墙则强调了混凝土可塑的荷重感,在视觉上,这种荷重感被光线及平台外罩的杏黄色油漆削弱了。 展现了建筑体形在景观中的隐喻的角色。
垂直墙体和粗砌的毛石支撑着挑台和混凝土板,看起来像切开了它们似的。
折叠质感的凸现
别墅内景之一。赖特给这所住宅取“流水别墅”这一名字是要描述建筑与用地之间的统一和动态的联系。 强调流水别墅在自然中的隐居所的角色使得人们将它和别墅建筑及风景如画般设计的悠久传统相联系。屋内,悬在溪流上方的起居室地面铺着上了厚蜡的石板,光线照进来时,就像涟漪在河床上起伏。
不管是序列空间的展示还是建筑与场地复杂的整体关系,都使摄影师回避从任何单一的摄影角度把握建筑的个性特征,而采用最好的方式——通过细部来阐释整体。
整个设计理念的表达揭示出流水别墅绝大部分空间的围合“如同它本应赋予的完美形象。”
流水别墅:世界著名的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