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碱压盐耕作。其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围埝乎整土地。二是排灌配套,灌溉压碱。灌溉是洗盐、压盐、肥地的重要措施,但灌溉要挖好排水沟,做到有灌有排,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三是放淤压碱。就是把含泥沙较多的河水通过水渠引入到田间,并用减缓水流的办法使泥沙沉降下来,淤地改碱。这种方法改碱效果好、速度快、投资少。四是种植绿肥,培肥地力。盐碱地土壤肥力较差,种植绿肥是改造旱薄碱地、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五是增施有机肥,重施氮磷化肥。有机肥料肥效长,有机质丰富,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盐分上升,提高地温。施肥最好结合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改良土壤通气性,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状况。
(2)在采取改碱压盐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保苗播种技术,其主要措施:
一是选用耐盐品种。不同品种耐盐力差异很大,耐盐碱能力强的品种在盐碱地种植较不耐盐碱品种明显增产。
二是适时早播,增育壮苗。因盐碱地较“凉”,小麦出苗及生长慢。因此盐碱地小麦应适期早播,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冬前有效积温,达到苗齐、苗壮。
三是扩大行距,冲沟播种。冲沟播种可将盐翻到沟背,利用盐往高处爬的特点,使盐分集中在垄背,沟底形成含盐量相对低的土层,然后浅播、浅盖,起到躲盐、防旱、借墒、集中施肥等综合作用。
(3)强化麦田管理:根据“盐随水去、盐随水来”的水盐运动规律,采取综合农艺措施,保全苗、促壮苗,提高小麦耐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