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杂剧是元代戏曲的代表样式,杂剧在它流行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一经出现,不仅被曲家们共认而且都能自觉地遵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元代杂剧的定格。诸如一本四折,一人主唱(或正旦或正末,分别称之为旦本戏与末本戏);唱、白、科三者结合等等。
这些规定一旦形成,就如同法律一样约束着曲家的创作,同时它也成了人们衡量戏曲优劣。而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恰恰突破了杂剧的“定格”。
元曲有唱(唱曲),有科(即动作),有云(即白,也就是对白),从始至终只有正旦角色窦娥一个人在唱,并且唱的是一个宫调—“正宫”调,至于以下的“端正好”、“滚锈球”、“倘秀才”、“叼叼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都是“正宫”调下的曲牌名称。
无疑,关汉卿的《窦娥冤》正是元杂剧的典范。换句话说,如果不符合以上规定,剧本再好,也不能称其为元杂剧。正是有了以上根据,元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周德清在他的《中原音韵》中才把元代最著名的四个杂剧作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正式称为“元曲四大家”,或称“关郑白马”。
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亦附会此说,并且得到其他文艺理论家的公认,到了清朝和近代更是成为学界的一致看法。因此,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
而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突破了杂剧的“定格”。虽然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扩展资料:
后世人也有人认为,王实甫之所以不入“元曲四大家”是因为其戏曲过于“艳”,文辞优美,诗意浓厚,曲文感情色彩强烈,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但很多人并不认同,若真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同,应当是因为王实甫在作品中明确表示了对封建礼教、封建包办婚姻和等级制度的反对。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王实甫同样是元朝著名的戏曲家,除了西厢记之外,王实甫还有可考戏曲,包括:《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大王歌舞丽春堂》、《韩采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东海郡于公高门》、《孝父母明达卖子》、《曹子建七步成章》、《才子佳人多月亭》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曲四大家
王实甫,是元代杂剧作家,不是曲作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王实甫,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
这个有争议,最大众版本的“元曲四大家”里没有他,大众版元曲四大家包括: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不过王实甫也是非常优秀的元曲作家,其作品并不在元曲四大家之下。
元曲四大家是关、白、马、郑,没有王实甫。因为王实甫的作品太“艳”,不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所认可。实际上,这是一个社会偏见。王实甫的成就,比起四大家来,毫不逊色。
“元曲四大家”应该有谁一直都有争议,王实甫没被列入四大家也有很多人惋惜,这个可以从百度百科上了解到。最终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四大家名单可能因为它提出的最早,被更多的人引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