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文新报》明代设立专门出《邸报》的通政司,专门管理《邸报》的出版发行。
到了明末崇祯年间,《邸报》从手抄或木刻印刷改为活字印刷,规模也就更大了。
清朝时代《邸报》发行量更多了,后来改名为《京报》,成为广大官吏、学者、甚至平民都能阅读的报纸
《邸报》或《京报》一直出版到1917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
《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从上面情况可以得到证实。西方有不少有认为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创建的《每日纪闻》,这是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但是这种报纸的寿命不长,不久就停办了。就办报年代而言,我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
《昭文新报》: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该报于清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公元1873年8月)创办于汉口,创办人艾小梅自任主编。内容多为轶闻趣事,间有诗词小品,与当时以刊载官方文书为主的《京报》、《宫门钞》旨趣颇异。初为日报,后改为五日刊,不久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