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石吸铁现象的发现及其早期应用
我国古代在磁现象的发现和应用方面,都处在世界的前列.
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在从事冶炼,寻找铁矿石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磁石.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成书的《管子·地数篇》中就记载着:“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这是有关磁石的最早记载.当时人们已经察觉到磁石往往和铁矿储存在一起.
关于磁石吸铁性的记载,也是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鬼谷子》中有“若慈石之取针”的记载;公元前3世纪成书的《吕氏春秋·精通》中也有“慈石召铁,或引之也”的记载.
中国古代文字中,以前没有“磁”字,东汉以前的书中都把“磁石”写作“慈石”,就是“慈爱的石头”,用以比喻慈爱的母亲对子女的吸引.
西汉《淮南子》中记载:“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慈石能吸铁,及其于铜则不通也.”说明在汉代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铁,但不能吸引其他东西.
在磁石吸铁性的利用方面,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实例.很多史书都提到秦始皇为了防避刺客,用磁石建造阿房宫的北阙门,使怀刀剑者入门时就可以被阻止住.《晋书·马隆传》中还记述了公元279年,马隆率兵伐凉州,在一次伏击战中,他命人把大量磁石堆放在一条狭窄夹道上,令官兵脱去铁甲,换上犀甲,把敌人引入夹道,由于敌人铁甲受磁石的强大吸力,动作困难,而致大败.
另外,晋代的葛洪,北宋的何新希都记载到,利用磁石做外科手术,从患者身上取出铁针等异物.
(2)指南针的发明 地磁倾角与磁偏角的发现
我们的祖先大约在战国时代就发现了磁体的指极性.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有度篇》里记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端朝夕”就是正四方的意思.司南勺是用天然磁石琢磨成的勺形东西,放在光滑的铜盘上能自由转动,待停下来时,勺柄指向南方.
从司南到指南针的过渡形式是指南鱼.指南鱼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晋时崔豹著的《古今注》上.到北宋仁宗时(公元11世纪前叶),由曾公亮主持编著的《武经总要》(宋代的一部军事大全)中介绍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用一薄钢片剪成鱼形,约长二寸,宽五分,肚皮部分略下凹,把它放到炭火上烧到通红取出后,让鱼尾正对北方,并略下垂,蘸水冷却,铁片就在地磁场中被磁化.用时,让它浮于水上,则“鱼首指南”,在部队行军时帮助辨认方向.由此可见,我国早在11世纪,就已经利用地磁场制造人造磁体,并在实践中发现地磁倾角的存在,还懂得如何利用.在西方16世纪才发现地磁倾角(1544年德国人哈特曼发现),1600年英国吉尔伯特著作中才记载了红热铁棒在地磁场中冷却磁化的方法,比我国晚了500多年.
随着磁学知识的发展,又发明了指南针.最早记载,见于11世纪北宋时期我国进步的政治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沈括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沈括记载说:“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在19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是用这种铁针经过摩擦后被人工磁化的方法制成的.在西方,直到公元1200年才有关于这种方法的记载,比沈括晚了100多年.
沈括记述的“常偏东,不全南”的现象,说明他在实践中已经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磁偏角在地球上每个地点都不相同,而且是逐年变化的.据专家考证:11世纪,沈括所居的长江下游地区磁偏角一般不超过3~4°.这样小的偏角,在900多年前的古代,若不经过长期、精细的观察,是不容易发现的.在西方,直到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中才观测到地磁偏角的现象,比沈括晚了400多年.
在使用指南针时需要有方位盘配合,在《梦溪笔谈》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不久之后就发展成方位盘和磁针连成一体,这就是“罗经盘”或“罗盘”,其方位盘是二十四向,圆形.这在南宋时代就出现了,当时叫“地螺”.宋末元初时已经不止有水浮的“水针”,而且有了用一个支轴的尖端支在磁针的中部使磁针旋转的“旱针”(或“干针”).宋末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用这种方法做成的指南鱼和指南龟.大约在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我国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才使欧洲出现了旱罗盘,大约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旱罗盘再经日本传到中国.
指南针的发明、完善和使用,好象使海船长上了眼睛,大大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1371~1435)“七下西洋”率领庞大船队20多年间访问了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样大规模的远海航行,的确得力于读数可靠的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一项重大成就,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军事、生产和航海事业中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
根据《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话》(王锦光 洪震寰 著)、物理学史简编》(申先甲 张锡鑫 祁有龙 编著)有关章节摘编.
铁磁学是研究铁磁体磁化及应用的一门物理学分支。铁磁体是一类具有很强磁性的物质,通常我们见到的磁铁就是一种铁磁体,它是铁或铁的化合物,铁的氧化物或其它物质,如铝镍钴(ALNiCo)合金,过渡族元素钴(Co),镍(Ni),铁(Fe)...
1)磁石吸铁现象的发现及其早期应用
我国古代在磁现象的发现和应用方面,都处在世界的前列.
远在春秋时期,人们在从事冶炼,寻找铁矿石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磁石.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成书的《管子·地数篇》中就记载着:“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这是有关磁石的最早记载.当时人们已经察觉到磁石往往和铁矿储存在一起.
关于磁石吸铁性的记载,也是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鬼谷子》中有“若慈石之取针”的记载;公元前3世纪成书的《吕氏春秋·精通》中也有“慈石召铁,或引之也”的记载.
中国古代文字中,以前没有“磁”字,东汉以前的书中都把“磁石”写作“慈石”,就是“慈爱的石头”,用以比喻慈爱的母亲对子女的吸引.
西汉《淮南子》中记载:“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慈石能吸铁,及其于铜则不通也.”说明在汉代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铁,但不能吸引其他东西.
在磁石吸铁性的利用方面,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实例.很多史书都提到秦始皇为了防避刺客,用磁石建造阿房宫的北阙门,使怀刀剑者入门时就可以被阻止住.《晋书·马隆传》中还记述了公元279年,马隆率兵伐凉州,在一次伏击战中,他命人把大量磁石堆放在一条狭窄夹道上,令官兵脱去铁甲,换上犀甲,把敌人引入夹道,由于敌人铁甲受磁石的强大吸力,动作困难,而致大败.
另外,晋代的葛洪,北宋的何新希都记载到,利用磁石做外科手术,从患者身上取出铁针等异物.
(2)指南针的发明 地磁倾角与磁偏角的发现
我们的祖先大约在战国时代就发现了磁体的指极性.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有度篇》里记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端朝夕”就是正四方的意思.司南勺是用天然磁石琢磨成的勺形东西,放在光滑的铜盘上能自由转动,待停下来时,勺柄指向南方.
从司南到指南针的过渡形式是指南鱼.指南鱼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晋时崔豹著的《古今注》上.到北宋仁宗时(公元11世纪前叶),由曾公亮主持编著的《武经总要》(宋代的一部军事大全)中介绍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用一薄钢片剪成鱼形,约长二寸,宽五分,肚皮部分略下凹,把它放到炭火上烧到通红取出后,让鱼尾正对北方,并略下垂,蘸水冷却,铁片就在地磁场中被磁化.用时,让它浮于水上,则“鱼首指南”,在部队行军时帮助辨认方向.由此可见,我国早在11世纪,就已经利用地磁场制造人造磁体,并在实践中发现地磁倾角的存在,还懂得如何利用.在西方16世纪才发现地磁倾角(1544年德国人哈特曼发现),1600年英国吉尔伯特著作中才记载了红热铁棒在地磁场中冷却磁化的方法,比我国晚了500多年.
随着磁学知识的发展,又发明了指南针.最早记载,见于11世纪北宋时期我国进步的政治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沈括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沈括记载说:“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在19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几乎所有的指南针都是用这种铁针经过摩擦后被人工磁化的方法制成的.在西方,直到公元1200年才有关于这种方法的记载,比沈括晚了100多年.
沈括记述的“常偏东,不全南”的现象,说明他在实践中已经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磁偏角在地球上每个地点都不相同,而且是逐年变化的.据专家考证:11世纪,沈括所居的长江下游地区磁偏角一般不超过3~4°.这样小的偏角,在900多年前的古代,若不经过长期、精细的观察,是不容易发现的.在西方,直到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中才观测到地磁偏角的现象,比沈括晚了400多年.
在使用指南针时需要有方位盘配合,在《梦溪笔谈》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不久之后就发展成方位盘和磁针连成一体,这就是“罗经盘”或“罗盘”,其方位盘是二十四向,圆形.这在南宋时代就出现了,当时叫“地螺”.宋末元初时已经不止有水浮的“水针”,而且有了用一个支轴的尖端支在磁针的中部使磁针旋转的“旱针”(或“干针”).宋末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用这种方法做成的指南鱼和指南龟.大约在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我国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才使欧洲出现了旱罗盘,大约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旱罗盘再经日本传到中国.
指南针的发明、完善和使用,好象使海船长上了眼睛,大大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1371~1435)“七下西洋”率领庞大船队20多年间访问了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样大规模的远海航行,的确得力于读数可靠的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一项重大成就,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军事、生产和航海事业中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
根据《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话》(王锦光 洪震寰 著)、物理学史简编》(申先甲 张锡鑫 祁有龙 编著)有关章节摘编.
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