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一生,与20世纪同行,与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苦难与危亡,奋起与徘徊,噩梦与觉醒共命运。他的文学生涯,两次造就了历史的辉煌,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两个阶段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个阶段是从他开始创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巴金作为一个小说家不断以他的杰作影响着他的读者。这个阶段是他的创作最为活跃,对于中国社会不断构成冲击的时期,也是创造力强大的时期。他在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随笔的同时,还编辑刊物主办出版社,对于当时的文学界有巨大的影响。
当时巴金声望的来源主要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为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点亮了启蒙的灯塔,无数知识青年读着他的作品,挣脱了旧式家族的宗法秩序,投身革命的时代。这些作品,也已经成为传世的经典。其中以《家》为人们熟悉,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由于其中对于传统大家庭的复杂和压抑的深入表现,变成了许多电影和电视剧的源头。但其实巴金的许多作品都有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他的《灭亡》、《爱情三部曲》和《寒夜》都是感动中国的作品。
他可能没有鲁迅的忧愤深广,也没有茅盾的鞭辟入里,但他的强烈激情,强烈的对于青春冲力的渴望却让他成为"五四"青春精神的最好象征。而他对于"人"的持续探索也使得当时的青年为之震撼。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这三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巴金产生巨大影响的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之后。经历了炼狱般的十年,重新恢复了做人尊严和表达权利,巴金再一次发出人道主义的呼唤。他控诉暴行,反省自身的软弱。他和中国知识界共勉,一起告别谎言,说出真话。在这个时代,他主要的代表作是他的五卷《随想录》,这些短章是巴金对于"新时期"文化的重要贡献,其中一些重要篇章,至今还在激励着中国知识界铭记历史,坚守良知,拒绝遗忘。他在这一阶段的作品表现了一个老人强烈的人道精神和对于社会开放和自由的渴望。
第一个阶段,他的作品期望让“人”从传统社会的束缚和压抑中解放,从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秩序中解放。而第二个阶段,他的作品则对于"文革"和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伤害做了深入的反思,重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观念。这种解放的要求,这种不间断地探索和表现“人”对于美好世界的追求,正是巴金的写作最让人感动的一面,也正是"现代性"文化的启蒙精神的最好表征。巴金之所以赢得中外读者的尊敬,不只是因为他著作等身,还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爱。他不只是一个在五十年代就主动放弃工资的作家,还是一个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编辑出版家。他发现和提携过的文学新人不计其数。他只想帮人,不愿害人。这在今天看起来不过是人性的底线,但在运动频繁发生年代,在底线之上做人其实也非易事。“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的作品,从1978年开始创作,历经8年完成。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奉献社会的最为恢宏的财富。
1978年的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枷锁,还没有打开。75岁的巴金,思想却异常的活跃和深邃。那时,他正在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他觉得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应该先将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也许对社会更有用。于是,他拿起笔,写下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没有想到,这一写就是8年。他的思考越来越深邃,批判越来越深刻,感情越来越深厚。
当全部150篇刊完,《随想录》合订本出版时,巴金自己在《合订本新记》一文中写道:“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才不得不解剖自己。本来想减轻痛苦,以为解剖自己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我却显得十分笨拙。我下不了手,因为我感到剧痛……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浓血。我知道不把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样的浓血。我们有共同的遭遇,也有同样的命运……不怕痛,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
历史又走过近20年,人们对于《随想录》社会与历史价值的认识,更为清晰、深沉:
巴金晚年在西子湖畔。
“真是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他在很多篇章里,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自己的灵魂。边读边想,我们的灵魂也在受剖析。实际上,他是在剖析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当代的中外读者和后代子孙,要知道十年浩劫之后,新中国历史的转换关头,我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代表,中国作家的领袖人物在想些什么,日夜揪心地在思索些什么,可以从这些文章里得到些领悟。我们珍视这些文章,因为这是巴金全人格的体现,是巴金晚年最可贵的贡献。”--张光年
“我在读巴金《随想录》的时候,感到巴金既有一颗火热的心,又有一副冷静的头脑,所以能够用热烈的激情感染我们,用清醒的思想启迪我们。我们民族有着古老的传统,这有好也有坏。古老的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传统的资源,可以使它和现代化的建设接轨。但是也要提防死的支配着活的。鲁迅以他的讽刺揭示了这一点,巴金以他的热情揭示了这一点。无论鲁迅的讽刺和巴金的激情在文学风格上存在多少差殊,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王元化
“这是一部反映了我们时代声音的大书。从众多的侧面反映了我们时代和历史发展的一个清晰面貌。里面包括了作者对于社会生活、思想生活、精神文明和道德情操的富有启迪意义的思想光辉。这部巨著在现代文学史上,可与鲁迅先生晚年的杂文相并比。”--冯牧
“读这些散文随笔的感受,不同于读他早期的小说。他呼唤着我们同他一起,用自审、自省、自责的心情去反思那记忆犹的被扭曲了的历史。作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作家,他对人民人民、对人类的挚爱,已经达到了至纯至深的境界。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以巴老为楷模。”--袁鹰
“巴老的这些短文可宝贵--只因为它是真话。巴老自己说写的不是传世之作,我以为确是传世之作--也只因为它是真话。”--谌容
巴金与妻子萧珊
“《随想录》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史。《随想录》充满了严格的自我解剖精神。在这方面鲁迅是一个榜样,巴金是又一个榜样。有没有深刻的自省精神和内心生活,是真作家和冒牌作家不可逾越的界线。敢于首先起来冲开无边的黑暗,打破无底的沉默的人,需要最大的勇气,因此也应该受到特别的尊重。”--柯灵
“《随想录》的每一篇、每一章,几乎都流淌着巴金灵与肉的血。他无情地拷问、谴责自己,揭开自己身上最痛苦的伤疤,展示自己全部的思想,呼唤讲真话。巴金的《随想录》可以称之为《忏悔录》。从现代意义上说,这本《忏悔录》超过了卢梭的《忏悔录》。”--陈思和
“他用颤抖的手镌刻,用滚烫的心熔铸的书,是矗立在世人面前的一座'文革博物馆',它时刻告诫经过'灭亡'后得到'新生'的人们,千万不要忘记在中华大地上曾发生过的这段可悲的历史,它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之火,这熊熊的火便是巴金捧给读者的一颗滚烫的心!”--陆正伟
……
于是乎,一个壮观的景象出现了:平装本、精装本;分册本、合订本;精选本、全选本;简体本、繁体本;线装本、手稿本……不同版本的《随想录》,在近20年中,不断走向读者手中。据记者了解,《随想录》是当今中国书籍中版本最多的一部,起码有15种。
经过了解放后的许多波折和历练,新时期之后的巴金通过《随想录》留下了一个老人对于生命的关切。他的“五四”情怀仍然是文章的主调,人道主义的同情,对于自由精神的追求仍然时刻体现出来。《随想录》的第一篇是《谈〈望乡〉》,其中通过为当时上映引起争议的日本电影《望乡》辩护,对于人道主义的情怀进行了再度的重申。《随想录》无论是怀念逝去老友亲人,还是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世象人心,或是忏悔自己的人生失误,都贯穿着这种人道主义和自由精神。“讲真话”的追求一直是巴金执着的信念,这种信念在他的晚年也表现得格外清晰。他的坦诚无伪的表达再度显示了作家的精神世界的力量,这使他穿越了历史,在"新时期"文学中起到了一个“五四长者”的作用。
巴金曾经在二十世纪历史的关键时期感动过中国,这种感动已经铭记在历史之中。可能他的作品的高度的价值已经回归历史,也不断有对于他的作品的表现方式和思考方式的质疑,但他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青春精神和现代性的象征。
“我也把火传给别人”
年轻时,巴金是一个读书狂,任何可以能借到的书刊,他都会不分昼夜地阅读。也正是书,引他走向文学。1984年,巴金出席在东京召开的第47届国际笔会。会上,巴金作了《核时代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的演讲。81岁的老作家,无限深情地谈起了自己的创作经历:"我是从读者成为作家的。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传给别人……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勤奋写作,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而且更勇敢……"
“我也把火传给别人” 正是在这种高尚的精神支配下,巴金在百年中国文坛,点燃3把熊熊大火:
--是他1300万字的不朽著作和译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部分极为精采。《家》、《春》、《秋》、《第四病室》、《憩园》、《寒夜》……他的许多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奠基作、代表作,不仅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在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不可估量的作用。表演艺术家林默予谈到,她从小就卖给了人家当童养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读到了巴金的《家》。她被《家》中所描绘的反封建思想所感染,毅然出逃。因此,是巴金的《家》,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诚如林默予,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又有多少青年人,在《家》的感召下,改变生活命运的?钱正英同志,在巴金90岁生日时,代表全国政协前来祝寿。在巴金寓所,钱正英说:"巴老,我是在您文学作品影响下,走向革命的。"有一位名叫程永照的读者说,他们一家4代人受巴金作品影响,10岁的侄女和女儿,都能背诵巴金的《繁星》和《海上日出》。
--是他在出版岗位上,为文学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1935年,正是巴金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他却以极大的热情做起了出版工作。上海沦陷以后,巴金把这个小小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办到广州、桂林、成都、重庆等地。鲁迅、茅盾、郑振铎等前辈大家;沈从文、鲁彦、张天翼、黄源等当红作家;曹禺、艾芜、丽尼、卞之琳等初露头角的作家;刘白羽、陈荒煤、端木蕻良等尚不见名传的作家,都被巴金团结在这一阵地上。于是,中国文学史上有了这样一大笔财富:《故事新编》、《骆驼祥子》、《边陲线上》、《前夕》、《还乡记》、《人生采访》、《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路》、《八骏图》、《憩园》、《运河》、《山野》……中国读者有幸读到这样一大批世界译著:《死魂灵》、《上尉的女儿》、《父与子》、《处女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简爱》、《萌芽》、《大卫?¤高柏菲尔》、《包法利夫人》、(凯旋门》、《双城记》、《柔米欧与朱丽叶》、《高尔基传》……
--是他倡议建起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从巴金梦想建一个中国现代文学馆,到中国现代文学馆耸立在北京朝阳区,历史经过了20年。在巴金心里,建一个文学馆远比自己再写几本书重要得多。这是一个关系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光泽子孙后代的大事。他不仅倡议,率先捐出自己的存款、藏书、文献。他向朋友们鼓动,撰文呼吁。甚至,他向国家领导人致信求援。他说:"这是表现中国人民美好心灵的丰富矿藏。""我绝不是为自己,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今天,当每一位对着巴金手印,推开文学馆大门的读者,都会为拥有这么一座富有的文化宝库而自豪。
巴金留给我们的财富,无以伦比。它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重要精神财富。
伟岸的巴金,是以他卓越的人品、文品,屹立在中国文坛,存活于人们心中的。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以数字无法计算的,是以金钱无法买到的,是以文字无法表全的。文坛,因他而生辉;国家,因他而美丽;人民,因他而自豪。
巴金的一生,与20世纪同行,与中华民族一个世纪的苦难与危亡,奋起与徘徊,噩梦与觉醒共命运。他的文学生涯,两次造就了历史的辉煌,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两个阶段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个阶段是从他开始创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巴金作为一个小说家不断以他的杰作影响着他的读者。这个阶段是他的创作最为活跃,对于中国社会不断构成冲击的时期,也是创造力强大的时期。他在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随笔的同时,还编辑刊物主办出版社,对于当时的文学界有巨大的影响。
当时巴金声望的来源主要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为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点亮了启蒙的灯塔,无数知识青年读着他的作品,挣脱了旧式家族的宗法秩序,投身革命的时代。这些作品,也已经成为传世的经典。其中以《家》为人们熟悉,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由于其中对于传统大家庭的复杂和压抑的深入表现,变成了许多电影和电视剧的源头。但其实巴金的许多作品都有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他的《灭亡》、《爱情三部曲》和《寒夜》都是感动中国的作品。
他可能没有鲁迅的忧愤深广,也没有茅盾的鞭辟入里,但他的强烈激情,强烈的对于青春冲力的渴望却让他成为"五四"青春精神的最好象征。而他对于"人"的持续探索也使得当时的青年为之震撼。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这三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巴金产生巨大影响的第二个阶段是1978年之后。经历了炼狱般的十年,重新恢复了做人尊严和表达权利,巴金再一次发出人道主义的呼唤。他控诉暴行,反省自身的软弱。他和中国知识界共勉,一起告别谎言,说出真话。在这个时代,他主要的代表作是他的五卷《随想录》,这些短章是巴金对于"新时期"文化的重要贡献,其中一些重要篇章,至今还在激励着中国知识界铭记历史,坚守良知,拒绝遗忘。他在这一阶段的作品表现了一个老人强烈的人道精神和对于社会开放和自由的渴望。
第一个阶段,他的作品期望让“人”从传统社会的束缚和压抑中解放,从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秩序中解放。而第二个阶段,他的作品则对于"文革"和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伤害做了深入的反思,重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观念。这种解放的要求,这种不间断地探索和表现“人”对于美好世界的追求,正是巴金的写作最让人感动的一面,也正是"现代性"文化的启蒙精神的最好表征。巴金之所以赢得中外读者的尊敬,不只是因为他著作等身,还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爱。他不只是一个在五十年代就主动放弃工资的作家,还是一个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编辑出版家。他发现和提携过的文学新人不计其数。他只想帮人,不愿害人。这在今天看起来不过是人性的底线,但在运动频繁发生年代,在底线之上做人其实也非易事。“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的作品,从1978年开始创作,历经8年完成。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奉献社会的最为恢宏的财富。
1978年的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枷锁,还没有打开。75岁的巴金,思想却异常的活跃和深邃。那时,他正在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他觉得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应该先将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也许对社会更有用。于是,他拿起笔,写下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没有想到,这一写就是8年。他的思考越来越深邃,批判越来越深刻,感情越来越深厚。
当全部150篇刊完,《随想录》合订本出版时,巴金自己在《合订本新记》一文中写道:“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才不得不解剖自己。本来想减轻痛苦,以为解剖自己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我却显得十分笨拙。我下不了手,因为我感到剧痛……五卷书上每篇每页满是血迹,但更多的却是十年创伤的浓血。我知道不把浓血弄干净,它就会毒害全身。我也知道,不仅是我,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样的浓血。我们有共同的遭遇,也有同样的命运……不怕痛,狠狠地挖出自己的心……”
历史又走过近20年,人们对于《随想录》社会与历史价值的认识,更为清晰、深沉:
巴金晚年在西子湖畔。
“真是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他在很多篇章里,毫无保留地深刻剖析自己的灵魂。边读边想,我们的灵魂也在受剖析。实际上,他是在剖析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我们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当代的中外读者和后代子孙,要知道十年浩劫之后,新中国历史的转换关头,我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代表,中国作家的领袖人物在想些什么,日夜揪心地在思索些什么,可以从这些文章里得到些领悟。我们珍视这些文章,因为这是巴金全人格的体现,是巴金晚年最可贵的贡献。”--张光年
“我在读巴金《随想录》的时候,感到巴金既有一颗火热的心,又有一副冷静的头脑,所以能够用热烈的激情感染我们,用清醒的思想启迪我们。我们民族有着古老的传统,这有好也有坏。古老的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传统的资源,可以使它和现代化的建设接轨。但是也要提防死的支配着活的。鲁迅以他的讽刺揭示了这一点,巴金以他的热情揭示了这一点。无论鲁迅的讽刺和巴金的激情在文学风格上存在多少差殊,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王元化
“这是一部反映了我们时代声音的大书。从众多的侧面反映了我们时代和历史发展的一个清晰面貌。里面包括了作者对于社会生活、思想生活、精神文明和道德情操的富有启迪意义的思想光辉。这部巨著在现代文学史上,可与鲁迅先生晚年的杂文相并比。”--冯牧
“读这些散文随笔的感受,不同于读他早期的小说。他呼唤着我们同他一起,用自审、自省、自责的心情去反思那记忆犹的被扭曲了的历史。作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作家,他对人民人民、对人类的挚爱,已经达到了至纯至深的境界。在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以巴老为楷模。”--袁鹰
“巴老的这些短文可宝贵--只因为它是真话。巴老自己说写的不是传世之作,我以为确是传世之作--也只因为它是真话。”--谌容
巴金与妻子萧珊
“《随想录》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史。《随想录》充满了严格的自我解剖精神。在这方面鲁迅是一个榜样,巴金是又一个榜样。有没有深刻的自省精神和内心生活,是真作家和冒牌作家不可逾越的界线。敢于首先起来冲开无边的黑暗,打破无底的沉默的人,需要最大的勇气,因此也应该受到特别的尊重。”--柯灵
“《随想录》的每一篇、每一章,几乎都流淌着巴金灵与肉的血。他无情地拷问、谴责自己,揭开自己身上最痛苦的伤疤,展示自己全部的思想,呼唤讲真话。巴金的《随想录》可以称之为《忏悔录》。从现代意义上说,这本《忏悔录》超过了卢梭的《忏悔录》。”--陈思和
“他用颤抖的手镌刻,用滚烫的心熔铸的书,是矗立在世人面前的一座'文革博物馆',它时刻告诫经过'灭亡'后得到'新生'的人们,千万不要忘记在中华大地上曾发生过的这段可悲的历史,它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之火,这熊熊的火便是巴金捧给读者的一颗滚烫的心!”--陆正伟
……
于是乎,一个壮观的景象出现了:平装本、精装本;分册本、合订本;精选本、全选本;简体本、繁体本;线装本、手稿本……不同版本的《随想录》,在近20年中,不断走向读者手中。据记者了解,《随想录》是当今中国书籍中版本最多的一部,起码有15种。
经过了解放后的许多波折和历练,新时期之后的巴金通过《随想录》留下了一个老人对于生命的关切。他的“五四”情怀仍然是文章的主调,人道主义的同情,对于自由精神的追求仍然时刻体现出来。《随想录》的第一篇是《谈〈望乡〉》,其中通过为当时上映引起争议的日本电影《望乡》辩护,对于人道主义的情怀进行了再度的重申。《随想录》无论是怀念逝去老友亲人,还是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世象人心,或是忏悔自己的人生失误,都贯穿着这种人道主义和自由精神。“讲真话”的追求一直是巴金执着的信念,这种信念在他的晚年也表现得格外清晰。他的坦诚无伪的表达再度显示了作家的精神世界的力量,这使他穿越了历史,在"新时期"文学中起到了一个“五四长者”的作用。
巴金曾经在二十世纪历史的关键时期感动过中国,这种感动已经铭记在历史之中。可能他的作品的高度的价值已经回归历史,也不断有对于他的作品的表现方式和思考方式的质疑,但他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的青春精神和现代性的象征。
“我也把火传给别人”
年轻时,巴金是一个读书狂,任何可以能借到的书刊,他都会不分昼夜地阅读。也正是书,引他走向文学。1984年,巴金出席在东京召开的第47届国际笔会。会上,巴金作了《核时代的文学--我们为什么写作》的演讲。81岁的老作家,无限深情地谈起了自己的创作经历:"我是从读者成为作家的。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传给别人……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勤奋写作,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而且更勇敢……"
“我也把火传给别人” 正是在这种高尚的精神支配下,巴金在百年中国文坛,点燃3把熊熊大火:
--是他1300万字的不朽著作和译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部分极为精采。《家》、《春》、《秋》、《第四病室》、《憩园》、《寒夜》……他的许多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奠基作、代表作,不仅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在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不可估量的作用。表演艺术家林默予谈到,她从小就卖给了人家当童养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读到了巴金的《家》。她被《家》中所描绘的反封建思想所感染,毅然出逃。因此,是巴金的《家》,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诚如林默予,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又有多少青年人,在《家》的感召下,改变生活命运的?钱正英同志,在巴金90岁生日时,代表全国政协前来祝寿。在巴金寓所,钱正英说:"巴老,我是在您文学作品影响下,走向革命的。"有一位名叫程永照的读者说,他们一家4代人受巴金作品影响,10岁的侄女和女儿,都能背诵巴金的《繁星》和《海上日出》。
--是他在出版岗位上,为文学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1935年,正是巴金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他却以极大的热情做起了出版工作。上海沦陷以后,巴金把这个小小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办到广州、桂林、成都、重庆等地。鲁迅、茅盾、郑振铎等前辈大家;沈从文、鲁彦、张天翼、黄源等当红作家;曹禺、艾芜、丽尼、卞之琳等初露头角的作家;刘白羽、陈荒煤、端木蕻良等尚不见名传的作家,都被巴金团结在这一阵地上。于是,中国文学史上有了这样一大笔财富:《故事新编》、《骆驼祥子》、《边陲线上》、《前夕》、《还乡记》、《人生采访》、《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路》、《八骏图》、《憩园》、《运河》、《山野》……中国读者有幸读到这样一大批世界译著:《死魂灵》、《上尉的女儿》、《父与子》、《处女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简爱》、《萌芽》、《大卫?¤高柏菲尔》、《包法利夫人》、(凯旋门》、《双城记》、《柔米欧与朱丽叶》、《高尔基传》……
--是他倡议建起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从巴金梦想建一个中国现代文学馆,到中国现代文学馆耸立在北京朝阳区,历史经过了20年。在巴金心里,建一个文学馆远比自己再写几本书重要得多。这是一个关系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光泽子孙后代的大事。他不仅倡议,率先捐出自己的存款、藏书、文献。他向朋友们鼓动,撰文呼吁。甚至,他向国家领导人致信求援。他说:"这是表现中国人民美好心灵的丰富矿藏。""我绝不是为自己,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今天,当每一位对着巴金手印,推开文学馆大门的读者,都会为拥有这么一座富有的文化宝库而自豪。
巴金留给我们的财富,无以伦比。它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重要精神财富。
巴金晚年爱和家里人一起看电视。客厅里的两把长沙发、4把单人沙发统统被占满,有时弟弟李济生与两个保姆,专门请来搀扶巴老行路的家乡人罗小吴也一并来凑趣。向来和颜悦色的巴金在家从来不搞“一言堂”,面对“今天看啥呢?”这么重要的事,他也从来不表态,听大家的民主决定。鲁迅在世时还经常看看《罗宾汉》、《人猿泰山》之类的娱乐大片,巴老倒和他一样兴趣广泛。《鹰冠庄园》最受巴老家欢迎,但巴老女儿李小林嫌《上海滩》胡编乱造得厉害,经常跑到楼上去拒绝收看。而巴老则自岿然不动,依旧和全家人看得津津有味。
讨厌《蒙娜丽莎》
巴黎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艺术之都,先后留学巴黎的朱光潜、冯至、傅雷都一头扎进这座艺术之城里流连忘返。然而巴金来到巴黎可不是为了这浮华的艺术盛景,他更向往大革命历史中的巴黎。上世纪30年代,他便与朱光潜就《蒙娜丽莎》到底是不是油画争论过。当然,达·芬奇作画的时候,油画颜料还没发明呢!然而收纳《蒙娜丽莎》的卢浮宫也为巴金所贬斥,“我不是个艺术家。人说生命是短促的,艺术是长久的,我却认为还有一个比艺术更长久的东西。那个东西迷住了我。为了它我甘愿舍弃艺术,没有一点顾惜。艺术算得什么?”巴金贬斥那些沉溺于线装书、宋元瓷瓶等古趣中的教授,觉得《四库全书》、故宫、佛寺、古迹、旧戏,统统是“统治阶级的宝物,是旧时代的把戏”。
然而最终摆脱无政府主义激进思想影响的巴金,渐渐地也开始在满是外文书的书柜里添了明代万历刻的线装本《批点唐诗正声》,闲来无事听听川剧。后来就简化汉字的问题上,他说:“这样我们连李白、杜甫也要丢掉了……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谁也无权把它们抛在垃圾箱里。”
广玉兰下流产的《群》
巴金是新中国唯一不拿薪津的作家,即便是夫人萧珊在《上海文学》编辑部工作,也完全是义务劳动。国家考虑到巴金国际国内的影响,总得给他安置一处像样的会客场所,便安排他住进这栋武康路上的小洋房里。现在走过那栋房子,依旧可以到两株参天的广玉兰遮天蔽日。天气好时,巴老曾常常拄着拐杖在树下散步。《随想录》中的许多篇章便是在树下构想出来的。他原本打算在新家中安静地写掉《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让觉慧离家后投入群众运动中去。然而住进了小洋楼的巴金却并没有因此安静下来,写作这部新长篇的计划一直被搁置,只是可惜了想好的书名———《群》。
从那时起,巴金的生活方式与时间便不再属于他个人了,尽管这栋房子高昂的房租在巴金的坚持下,仍旧一直自己支付。
脸庞上滚来滚去的黑眼珠
《春》在《文季月刊》上连载,巴金每每收到众多“粉丝”的来信,索性有选择性地挑出一部分发表公开回信。其中有位女“粉丝”的来信,彻底走进了巴金的心灵。小巴金13岁的萧珊是爱国女中的活跃分子。见了巴金后,对他顿生情愫,邀请他到学校去演讲。向来不善演讲的巴金居然答应了这个小姑娘的请求,结果一上台,没头没脑地便来了句:“我是四川人。”便窘得不知该讲什么了。他早已被萧珊那“两颗圆圆的漆黑的眼珠顽皮地在清癯的脸庞上滚来滚去……”征服了。
怀念从文
巴金尚未去法国前,便已读过沈从文的作品,满心欢喜。1932年,巴金与沈从文一见如故,成了莫逆之交。巴金和沈从文都不喜欢表现自己,总是默默地帮助对方,友谊持续了半个世纪。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逝世。巴金从先生夫人张兆和的电报中得知噩耗,却翻遍所有的报纸仅看到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巴掌大的一篇追悼会消息。“这个人究竟是好是病,是死是活,他不可能像轻烟散去,未必我得到的噩耗是在梦中?!”巴金撰写的《怀念从文》一文刊出后,引发震动。郭玲春来上海看望巴金说:“从文先生逝世,新华社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家人只通知了从文先生的单位,告诉了美国的一位亲友。这位亲友,马上把消息传给了香港某报的一位朋友。这样消息就‘外转内销’了。”穿着病服的巴金说:“郭玲春,难为你了。”
《全集》一部,送给你!
巴金孙女癶癶5岁就随去美国进修的母亲来到了波士顿。癶癶聪明,1年后就学会了英语,照了个洋娃娃照寄来给爷爷。巴金欢喜这个小孙女,回信说这一年身体不好,哪里也去不了,只好坐在小桌前,不像癶癶可以到处跑。然而巴金面对照片上那个美丽的“西方化”小姑娘,顿觉陌生起来,“我下次同你见面时,希望你不忘记说中国话。老爷爷爱你,我的好癶癶,我相信还可以见到你,我给你留两件礼物:一,来回飞机票一张;二,我的《全集》一部,希望你有机会读它。”
伟岸的巴金,是以他卓越的人品、文品,屹立在中国文坛,存活于人们心中的。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以数字无法计算的,是以金钱无法买到的,是以文字无法表全的。文坛,因他而生辉;国家,因他而美丽;人民,因他而自豪。
好像没什么重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