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的豫西名胜古迹

2025-04-13 11:19: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年~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洛阳白云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已开发白云峰、玉皇顶、鸡角曼、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祠、芦花谷五大休闲区。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已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玉皇阁是白云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道观,占地246平方米,两边楹柱刻有“玉帝凌天宇唯尊唯我,生民盼九州至善至德”的对联,为全国作家协会主席王蒙先生登临玉皇顶后所书。阁内供奉着玉皇大帝座像,据当地人讲,朝拜了玉皇大帝,想得贵子会随心如愿,想升官会平步青云,想发财会生意兴隆。
白云山于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云山2006年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景区内层峦叠嶂,险峰林立。海拔2216米的中原第一峰玉皇顶,是中原地区日出云海的最佳观赏点。 老君山,本名景室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高达2200余米。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的李耳(即老子)曾在此山修炼,唐太宗因此将景室山改名为老君山。老君山自北魏以来,是周边各郡香客朝拜要地,其山顶的太清观也是始建于北魏。老君山是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17米。老君山因太上老君李耳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道教文化历史。老子写成《道德经》后,就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据文字记载,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因此老子文化和道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老君山地区,老君山也成为中原山水文化的杰出代表。老君庙、灵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一直是中国北方各省道教信众的拜谒圣地。
洛阳老君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记录着十九亿年来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
老君山以中低山夹河谷地貌为主地形起伏大,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跨越熊耳山小区和伏牛山小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太华群,下元古界宽坪群,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蓟县官道口群和栾川群,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陶湾群、古生界奥陶系二郎坪群、新生界古近系和第四系,岩性岩相变化大;有区域性的深大断裂分布,地质构造复杂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是国家5A级景区,因东汉光武帝刘秀二渡伊水至此,摆脱王莽追杀并成就帝业而得御赐之名。神秘的历史传说加上重渡沟的景区三绝,是重渡沟由鲜为人知名不见经传而一举唱红北国,声震华夏,成为河南省目前最具活力的十大热点景区的最好诠释。
重渡沟自然风景区凭借“水清、竹多、落差大”这些自然优势和“茶文化、竹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的有机融合,让游客享受不尽乡村漂流的浪漫和情趣,领略到重渡沟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别样风光。景区内林茂草丰,雉飞鹿鸣,四季泉水喷涌,常年飞瀑成群,翠竹碧水交织,肥鸭壮鹅嬉戏,水乡特色浓郁,堪称“北国一绝”。被著名作家张一弓赞为“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东都漫士《洛阳赋》:重渡沟生态旅游之典范,龙潭峡黄河山水之画廊。
重渡沟是一个娱乐的天堂。除了金鸡河景区生态娱乐园的各种生态娱乐设施外,还有滑道、滑索、滑草及各种野外拓展训练设施。重渡沟漂流以激流勇进启漂而独具特色,惊险刺激,与众不同。还有水上跑步球、水上跳跳床、碰碰船、游艇、垂钓等适宜于各种消费群体的花样繁多的水上娱乐项目。 木札岭原始生态旅游区地处伏牛山腹地、北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重要地理分界线上。特殊的地理区位,孕育了独特原始和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旅游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从未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原始森林就有20平方公里,博大精深的原始森林是植物的王国和动物的乐园。据查,景区内有包括国家级保护植物岭春木、水曲柳、中华龙鳞榆、暖树、石难藤在内的植物2000多种,包括金钱豹、香獐、羚羊等在内的高等动物260多种。“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生机盎然”是木札岭原始森林的真实写照。沿着游览步道,伴着袭人绿凉,眼观千姿百态古藤树,耳听千变万化虫鸟鸣,人们才真切体会到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旅游区海拔自950米至2153米,区内山峰险峻,怪石林立。官帽峰300米突兀而起,巍峨挺拔,形似官帽,酷似人面,承载着中国第一相——伊尹的美丽神话;峰周围奇峰怪石密布,景象各异,高达150米的石马昂首奋蹄,弓背跷尾,栩栩如生;长约6米的石鸡,飞落山巅,风吹而动,弹指而摇,三将军峰挺拔耸立,俨然守护天神,威仪凛凛。九龙河谷1000米的落差,造就了众多瀑布潭池,株连如贝,青龙潭、黄龙瀑、龙井、龙潭,或跌宕,或细流,形态各异,景象万千。落差达113米的中原第一瀑——双龙瀑布,跳跃山崖,披挂而下,深涧雾罩,空谷传声。溯谷而上,亲水而游,清澈甘泉,不沐而爽。原始奇特的石景北国少有,是原始古老神秘莫测的处女地,更是人们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天堂。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代,历经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都城的核心区域,前后沿用530年之久,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阳城见证了中国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东亚各国。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是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项目和重点工程,随着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实施,沉睡千年的文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代,是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都城的核心区域所在,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沿用530年之久。作为我国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阳城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东亚各国。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中州中路与定鼎路交叉口,是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项目和重点工程。这里曾是隋、唐、五代和北宋都城宫城区遗址,岁月的沧桑使得当年的绚丽辉煌不复存在,许多重要的文物遗迹深埋地下,随着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实施,沉睡千年的文明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于2005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是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天字一号”项目,明堂是“天字一号”工程中的首个亮点。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是隋代、唐代、宋代宫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最为出名的是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又分别称作万象神宫和通天浮屠。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主要分布有唐代的明堂、天堂和北宋的太极殿等重要建筑遗址,重点保护展示武则天时期兴建的明堂和天堂等标志性建筑。明堂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是宫城的正殿,也是当年唐高宗、武则天一统天下、执掌国柄,沟通天地、感应四时的重要场所。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中州路以北、定鼎路以东的城市中心区,是隋、唐、北宋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该公园占地10.59公顷,主要展示隋唐时期洛阳宫城核心区域内唐代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北宋太极殿建筑遗址以及隋、唐、宋三代廊坊殿址。该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规划和丝绸之路申遗重点项目。2010年6月,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动工建设。
保护工程设计方案融保护、展示、利用于一体,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古建设计专家郭黛姮女士主持设计。明堂保护建筑工程主体为正八边形、外观三层,内部两层攒尖顶建筑,通高33.52米,总建筑面积9847.7平方米。 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前的生态区,东起209国道三门峡市涧河桥,西到陕州大道与沿黄观光路交叉处,南接陕州大道,北至黄河滩涂,现管理面积12000余亩,(其中陆地面积6150亩,水面、滩涂6000余亩)。每年入冬时节到次年的初春,在风寒雪飘的季节里,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便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三门峡栖息越冬,三门峡库区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成了黄河上最大的白天鹅聚集和观赏地。它们在这里悠然自得,或翱翔高空,或巡视大河,或浮游水面,千姿百态,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万物空灵的丹青画卷。2010年3月,三门峡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大天鹅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