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的管理模式不像初中、高中那样严格,因为在高校中学习知识完全需要靠自我管理,然而现代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还比较弱。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中,从而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责任及丢弃学习生活中懒散的坏毛病,逐渐引导并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主动参加班级、校级的各项集体活动。那么教师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呢?
一、国内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对比
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与高校管理模式相一致并统一的,是学生在自身成长中自我监督、指导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主动参与班级、校级的集体活动,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但是,我国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却没有国外强。以下是国内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的对比。
1.国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
国外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比较强。在高校中学生会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并且与学校的地位一致,相互平等,收到教师及学生的支持,同时学生会在高校中也有很多其他社团没有的特权,例如:学生会能够根据当地的法律收取会费并经营自己创建的所属企业,增加资金收入,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例如:为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美国某高校内以各学院或团体组建成一个学院认可的参议院,对各学院及社团经费审查,并收集学生在高校期间所反映的各类问题,如:宿舍、食堂、公共活动场所、宿舍等问题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需求。而且美国高校的学生会还会举行每年一次的制度审查例会,从而使得学生会能够更加适应高校的环境,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国外各大高校中学生自主管理意思的培养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但是国内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却还很弱,甚至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自主管理意思的培养。
2.国内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现状
在国内高考志愿大多是监护人帮助学生填写的,以至于学生在学业上比较被动,没有自己的主见,而后进入高校进修,又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失去信心并很难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并且与国外学生相比较国内的学生依赖性比较强,很难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意识。如:国内高校的学生会是一座“桥梁”,向校方反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意见、见解并同时传达校方的制度及活动,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业研究及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导致国内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差,甚至于没有自主管理意识。
二、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建议
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高校生活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轻松的大学生活中很多的学生却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能够正确的自主管理。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主管理意识在自己的高校生活中的重要性。
1.逐步转变学生以及教师的社会观念
我国高校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这样的教育目标以不能够完全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转变社会观念,为学生打开方便之门,并在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例如:某校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总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的学习,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做人处事、独立生存,以至于大学生能够完全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
2.建立完善的自主管理机制
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多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能够通过对自我管理、约束来改善自己的学习生活,而且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如:学习、饮食、兴趣、安全等方面。虽然学生能够通过学生会、各类社团来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增强对集体的责任感,但是在高校中建立一个完善的自主管理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某高校为了帮助相对贫困的学生毫无负担并顺利的完成学业,专门在学校建立了勤工助学的岗位以及一些能够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兼职。在高校中开展勤工助学及兼职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提前体会到工作的不容易及学会处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逐渐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及生活的稳定性。
3.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高校生活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数学生却因为家长的溺爱、传统的灌溉式教学以及在轻松的大学生活,很多的学生却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独立自主的生活的能力比较弱,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自主管理。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的从大学生学习的心理角度出发,结合德智体美,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及对自我的约束力,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的水平,从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例如:某高校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经常举办校级集体活动,如:志愿者协会经常举办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从中增强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没有家长的约束、管理的轻松的高校生活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社会观念,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权,并在教学中尝试着“放手”,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的学习,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做人处事、独立生存,以至于大学生能够完全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并能够适当的从大学生学习的心理角度出发,结合德智体美,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及对自我的约束力,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的水平,从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