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因此,新常态下,乡镇人大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自觉接受和服从党委的领导,始终把好履行职权的正确方向,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及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实现党委重大决策和意图与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保障各项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健全完善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开展的重要活动、重要工作、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按照职责找准位置,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履职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前,充分有效表达人民呼声,在工作落实中切实将党的意志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始终使人大各项工作安排与党委决策部署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为同步,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紧扣发展大局,致力增强监督实效
监督工作是人大的重点,也是乡镇人大工作的难点和弱点。因此,新常态下,乡镇人大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就要转变思想观念,走出“监督就是唱对台戏”的误区,消除思想顾虑,大胆开展监督,既要敢于监督,也要善于监督,始终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做到既不越权,又不失职,积极支持政府有效推进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强化跟踪督办,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性。一要通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来实现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依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好本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是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形式。二要通过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来实现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从实践看,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是人大实施法律监督的有效方式。因此,要根据各地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反映出来的问题,有重点地选择有关的法律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要坚持小而精,突出重点,注重计划性,提高实效性。对发现的问题,要追根到底,举一反三,抓住主要环节,促进整个执法水平的提高,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三要通过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和视察活动,来实现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要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入手,确定专题,组织力量,集中时间,开展调研视察,以此来促进和推动政府的工作。以钉钉子的精神,突出特色、抓出成效,力促政府将各项民生工程做好、做细、做实,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拓宽履职渠道,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大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基础,也是贯彻群众路线、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力量。因此,新常态下,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代表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在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上实起来。一要强化活动阵地建设,提升代表依法履职能力。要加大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力度,依法保障代表活动经费,抓好“人大代表之家”功能建设,建立完善人大代表履职制度,通过代表集中视察、向选民述职、邀请代表参与主席团会议等重要活动,引导代表提高学习调研、联系群众的能力。二要拓宽代表履职平台,促进代表作用有效发挥。要根据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好代表活动计划。要发挥好代表听取民意、反映民意的“千里眼”、“顺风耳”作用,把群众反响突出、意见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反映上来,实现让代表走进群众、让民意走进人大,使代表工作更接地气、更好发挥作用。三要创新议案建议办理方式,提高代表履职的积极性。认真落实镇坪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健全人大督办、政府负责、政府分管领导领衔、站所具体承办的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开展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活动,推动办理工作从办结率向办成率转变。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乡镇人大的自身建设直接影响到人大各项职能的发挥。因此,新常态下,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解决新形势下人大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全面提升人大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一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职责、一种精神追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促使干部达到与适应新常态相匹配的能力与素养。二要强化履职尽责意识。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和争先创优、奋发有为的理念。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负责的态度,敬业奉献的精神对待人大工作,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三要保持清正廉洁情操。要进一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作风建设各项规定,把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底线,树立新常态下乡镇人大干部良好形象。
要从加强监督刚性和监督效果,加强代表履职实效,加强常委会和机关自身建设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