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方,在我国是于2002年由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则在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准则》第八十一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他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准则》还对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义务、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维护义务、上市公司对债权人的责任、职工在公司中利益的维护等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1、投资者/股东。公司负有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这是关系到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对股东的责任在于在一定期间内保持投资者得到满意的回报、公司充分的内部信息披露、遵守法律、现存规则以及国际标准、防范腐败贿赂,还包括道德行为准则问题,以及商业原则问题。 2、雇员。公司要把雇员对公司发展的影响放在重要位置。首先,现代公司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知识和技能的雇员是公司竞争致胜的决定性因素。其次,雇员的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将这种潜力发挥出来,必须给予一定的激励,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否则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公司对雇员的责任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在劳动法意义上保证雇员实现其就业和择业权、劳动报酬索取权、休息权、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社会保障取得权等法律义务,也包括公司按照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对雇员承担的道德责任。 3、消费者。公司的价值和利润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这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公司对客户的责任包括:保障安全的责任、使客户知情的责任、保障客户的自主选择权、保障客户求偿的权利。 4、债权人。债权人对公司的控制通常是通过法定破产程序进行的。但债权人总是希望公司能正常运营并营利,以使其债权有所保障。因此,公司的债权人是公司的一类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应依据合同的约定以及法律的规定对债权人承担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可视为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此外,公司还对作为整体的债权人负有谨慎的注意义务和保证公司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责任。 5、社区。这是公司以其所在社区或者所在社区的居民为相对方的责任。公司的经营活动不仅直接影响到与股东从事交易者的利益,而且对公司所在社区及其居民亦有重大影响: 第一,公司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第二,公司的生产经营直接影响当地的环境,对居民的健康产生影响。 第三,公司的扩张也会对社区居民带来影响。这种责任通常难以在法律中作出有效的规定,一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 6、环境。环境保护包括公益性环境保护与责任性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公益性环境保护指所有企业面对和谐社会发展、企业社会环境保护责任、合格企业公民等问题时,所必须思考的话题,企业应该在此方面贡献自我的力量。这主要包括:减少能源消耗、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资助公益性环保活动、资助各类环保组织、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员工增强环保意识并参与环保活动等方面。责任性环境保护是对很多直接涉及环境保护问题的企业所提出的硬性要求,是企业必须完成的环境保护责任。主要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废物回收再利用、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 7、社会公益活动。公司的这项责任的内容最为广泛,包括了向社会公益事业诸如医院、社会福利院、贫困地区等提供捐赠,招聘残疾人、生活困难的人、缺乏就业竞争力的人到公司工作,为教育机构提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等,举办与公司营业范围有关的各种公益性的社会教育宣传活动等等,均属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