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可卿
内容简介:
秦可卿,《红楼梦》里的一位神秘女性。却牵引出康雍乾风云突变的时局。她是养生堂里抱来的野婴,却成了堂堂宁国府三代单传的孙儿媳妇。曹雪芹为什么如此安排?她第五回出场,十三回却一命呜呼,曹雪芹为什么让她如此早夭?
她死后,宁国府大力操办葬礼,几近奢华与浪费,秦可卿究竟是谁?为什么要如此大兴土木?《红楼梦》里为什么会留下这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信息?
十年来致力于对秦可卿研究的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为我们一步步揭开了秦可卿这个人物的面纱。
我们先看一下她的身世。
根据小说里的交代,她是从养生堂抱养的野婴,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贾家为什么会把这么一个人物当做自己的孙儿媳妇,这是很奇怪的一笔。
我们再看一下她的行为举止和卧室装饰。
秦可卿以低贱的出身而一举成为贾府里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本身就令人生疑。而她给人的疑问还远远不止这些。一个养生堂抱养的弃婴,却在贾府里表现不俗,上上下下很得人心。她却成了贾母眼中第一得意之人,这是为什么?再看她的卧室装饰更是令人惊心动魄,她的卧室全是皇家的规格。曹雪芹为什么这样写?他在暗示什么?
我们看一下小说中的情节。
在《红楼梦》小说中,有一个重要的情节,就是送宫花。当周瑞家的拿着宫花去送给那些小姐们时,我们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反映。她们都不爱惜宫花,而宫花最后送到了秦可卿那里。这又是为什么?
12月7日,著名作家刘心武将把这些谜团一一揭开。
(全文)
主持人:作家中有两位公认的红学家,一位是王蒙先生,一位就是刘心武先生。心武先生的红学研究是从1993年开始的。他顺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秦可卿这个人物的暗示—“画梁春尽落香尘”,坚持从秦可卿这个人物入手,来解读《红楼梦》。发表了许多学术散文、学术随笔,并且把自己研究秦可卿、贾元春和妙玉的研究成果,以别开生面的探佚小说形式发表了。十年前,王蒙先生还曾戏言心武先生搞的是“秦学”。十年之后,心武老师觉着,“红学”的分支在研究曹雪芹生平家世的“曹学”和脂砚斋评论的“学”之后,又可以有一个新的分支叫“秦学”。今天请心武老师来,就是请他将十年的“秦学”的研究心得,给我们大家作一个交流,大家欢迎。
主讲人:大家好,我来讲一讲我从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解读《红楼梦》的心得。我讨论《红楼梦》是把现在大家读的通行本的《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是分开的,这是一种研究的角度。因为很明显,后四十回,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名叫高鹗的人续的。高鹗跟曹雪芹不认识,了无关系。他年代也比曹雪芹要晚,大约是在曹雪芹去世差不多30年的时候,高鹗才和一个书商叫程伟元合作,搞了一个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不但续了后四十回,还把前八十回作了很多修改。有人认为是篡改。因此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把它分开讨论。后四十回究竟续得好不好?怎么样?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所以我置而不论。那么请大家注意,我讨论的前提是,大体而言是八十回的曹雪芹的文字来讨论。
那么在八十回里面,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前十一钗,都还没有交代她们的结局。可是第十二钗,秦可卿,她是第五回才开始露面,但是到第十三回就死掉了。她是在前八十回里惟一的一个有结局的人物。按说这么一个人物,应该是最透明的、最清楚的。可是没想到,我们阅读《红楼梦》就发现,恰恰是秦可卿这个形象最迷离扑朔、最神秘。那么我们就注意到,《红楼梦》第八回,末尾时候就交代了秦可卿的身世,说明她的来历。
我们知道《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那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贾府它分两支,一个是宁国府,一个是荣国府。宁国府是高于荣国府的,因为最早宁国公跟荣国公是同母,两个同胞兄弟。宁公居长,荣公居次,所以宁国府很重要。当然在《红楼梦》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作者是这样设计的:就是荣国府还有一位老长辈活着,就是贾母,所以宁荣二府都把她叫做老祖宗,辈分最高。
宁国府和贾母平辈的都死了。宁国府辈分最高的是贾敬,可是书里面交代,贾敬他离开宁国府,他不在宁国府住了,他跑到都城外的道观里面去了,而且他根本不回家。包括宁国府给他祝寿,办寿宴,他都不回来。因此宁国府的血脉往下传,就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情况了。因为贾敬后来当了道士,他当然也就再没有子女了,他只留下一个儿子,就是贾珍。贾珍也只生了一个儿子叫贾蓉。所以大家想,这么重要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这么重要的一个府第,等于就形成三代单传了。因此要延续这样一个府第的血脉,在娶媳妇上就应该非常非常重视。给贾蓉娶媳妇那能乱娶吗?一定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里面还得精挑细选,因为你想这多重要,它不像荣国府后来人丁还比较旺盛一点。
根据书里交代,荣国府贾母之下还有两个儿子,一个贾赦,一个贾政。所以荣国府人丁比较旺盛,宁国府人丁就比较寥落。那么就要娶一个媳妇给贾蓉当老婆,你想多重大的事情呀。可是在《红楼梦》第八回的末尾对秦可卿的出身有一个交代,非常古怪。这个交代是这样的,说“秦可卿的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这是一个很小的官,“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无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什么叫养生堂?直到1949年以前,北京都还有养生堂,全国各地都有。大家如果看过丰子恺的漫画,就会记得丰子恺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贫穷的妇女把她生出来的婴儿养不起,就送给养生堂。怎么送给养生堂,养生堂的墙上有一个大抽屉。把抽屉一拉开,你把婴儿搁进去,再把抽屉一推,就算把婴儿推给养生堂了,然后你自己就转身离去。养生堂有人来检验这个抽屉,一看抽屉里有孩子,就把孩子拿来养起来。就是野婴、野种,不知悉血统、不知悉父母。自然是很贫穷、或者是很破落或者是罪家的子女,否则不会送到养生堂。
那么请注意,《红楼梦》第八回交代秦可卿出身居然这么交代,他父亲秦业是一个小官,这个人早年不生孩子,于是就在养生堂抱养孩子,抱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很古怪的是,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那么这个女儿“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这不要说在《红楼梦》所描写的那个时代,不要说是宁国府那样一个大的贵族家庭,就是当今,虽然有的人思想很开通,给自己的儿女找媳妇,或者说儿子找了一个媳妇。自己来表态,同意不同意或者是阻拦不阻拦,有的人可能比较开通,不太追究儿媳妇的血统。但是现在也有更多的人还开通不到这个程度,说这个女子是一个野种,父母是谁,不知道,谁的遗传基因,不知道,做DNA实验,到哪儿做去,没法做。不知是哪来的,可能是一个极贫穷的,或者是罪家的一个血肉,那么到现在有的人,可能还不愿意要这样的女子。现在有的父母都可能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去娶这样一个媳妇,何况是《红楼梦》所描写的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家庭。宁国府贾蓉这样一个身份的少年娶媳妇。说有点瓜葛,就把这么一个野种拿来当贾蓉的媳妇,这是很古怪的一笔,很奇怪的。但是他故意写得扑朔迷离,你说秦业这个人如果没有生殖能力,他就应该永远丧失生殖能力,结果不然。他到五十岁的时候,他就恢复了生殖能力,又生了一个儿子叫秦钟,也就是秦可卿的弟弟,名义上的弟弟,其实他们血缘上毫无关系。那么写到这儿,也可能大家觉得,曹雪芹他有一个特殊构思,他想写贾府跟一般贵族家庭不一样,不论血统,超越富贵眼光。曹雪芹生怕你误会,赶紧在底下写,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回里面的原话。说“秦业宦囊羞涩”,是一个很穷的小官吏。“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曹雪芹生怕你误会,赶紧提醒你,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是这样的。贾母她们不要说了,就是贾宝玉,贾宝玉是很超越他那个阶级,他那个家庭,他那个时代的。贾宝玉对他周围的一些丫头,基本上能够平等对待,能体谅爱护她们,爱护他们,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有超越性的。但是贾宝玉本身也仍然带有贵族公子的劣根性。连宝玉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有时他也犯混。包括他有一次,下雨回到怡红院,敲门不开,刚一开门,他一脚踹过去,踹在人家心窝上,踹的是袭人,大家记得这个情节吧,这就是富贵眼睛。他有时候他有这个毛病。所以上上下下,贾府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这是第八回关于秦可卿出身的一个交代,这个交代是很让人纳闷的。都是富贵的眼睛,怎么能够把养生堂的野种拿来,当自己宁国府三代单传的媳妇呢?这就是需要破解的一件事情。
大家知道,第八回正文不是讲秦可卿的事,第八回重点讲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事,是第一次展示这三个人物的三角关系。第八回前半回重点是写贾宝玉到梨香院看薛宝钗。当时薛姨妈带着薛宝钗他们,到了京城以后就借住在贾家。贾家就把当时的一个梨香院借给他们住。贾宝玉到那去见薛宝钗,那么在这个重要的场合,薛宝钗仔细地看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看了上面刻的字,贾宝玉借这个机会看了薛宝钗金锁上刻的字。而且薛宝钗的丫鬟金莺,就是莺儿,就透漏了一个消息,她说这两个上面刻的字正好是一对,互相呼应的。所以头半回叫做“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头半回就是写这件事。后半回就是林黛玉摇摇摆摆了,叫“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所以这回整个应该是没有秦可卿的事。只是在这回最后忽然又跳了一笔,说贾宝玉要和秦钟到贾家的家塾去上课读书,这个时候因为要交代秦钟的出身,顺便就交代了秦可卿的出身,就交代成这个样子。
那么我们抛开第八回末尾,关于秦可卿出身的交代,我们看正文的描写,我们就更为吃惊。秦可卿是第五回出场的。第五回宁国府尤氏、秦可卿她们,请荣国府的贾母、王夫人、凤姐她们到宁府来散闷,赏梅花。来了以后,贾宝玉当然跟着来了,大中午的,贾宝玉他是一个贵族公子,他要午睡。这个时候就由秦可卿来安排。这个时候在第五回的正文里面,有非常重要的句子,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第五回有这么一句话,说“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大家知道《红楼梦》最早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有各种不同的手抄本,稍微知道点《红楼梦》版本学的都知道。比如说有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有蒙古王府本等等,这些版本在一些字句上是有差异的,有的这么写,有的那么写,但偏偏现在我念出这一句,在所有版本里面一字不差、毫无差别,可见是曹雪芹的原笔。贾母认为秦可卿是个极妥当的人。如果是一个养生堂抱来的野种,怎么会极妥当?就算她后来到了宁府以后变得妥当了,她怎么又会成为贾母眼中第一得意之人?第二都不是,并列都没有,第一得意之人。贾母得的什么意?在一个封建社会里面,一个老祖宗对自己的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最引以得意的就是血统。可见秦可卿的血统,根据正文第五回的透露,是足以使贾母这样的人感到得意,而且名列第一,第一得意之人。然后我们就知道下面的情节了,秦可卿就引着宝玉去睡午觉。当然先引他到宁府的正屋,正屋是供贾珍和尤氏他们使用的。因为贾宝玉辈分高秦可卿一辈,贾宝玉年龄虽然比秦可卿小,他辈分高,他是贾蓉的叔叔,秦可卿是他的侄媳妇。所以先到正屋,贾宝玉不爱读书,一看挂了一幅《燃藜图》,《燃藜图》是鼓励人读书的一幅图画,贾宝玉一看就烦了。于是秦可卿就说,那就到我的屋去睡吧。就到秦可卿的屋子去,秦可卿的屋里有一幅《海棠春睡图》,这符合贾宝玉的审美趣味。这倒也罢了,底下关于秦可卿居室的描写惊心动魄,是《红楼梦》里面少有的笔墨。怎么写的呢?所有的抄本也都一样。说秦可卿的屋子,“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你想想是什么样的量级?“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全是帝王家庭的气象,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描写。文学艺术就需要夸张,根据一个生活原型升华为艺术形象,或根据生活中一个场景升华为艺术的一个想象空间,是可以使用夸张手法的。那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夸张?他在暗示什么?他提醒咱们什么?他就提醒你,贾母之所以认为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就是因为秦可卿出身极为高贵。高贵到什么程度?请看这些象征性的符码。此乃帝王家的遗血。
所以说秦可卿现在是不值得研究呢?那我们都知道,秦可卿关于她的描写不是很多,第五回出场,她引领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而且在太虚幻境里面还很奇怪,警幻仙姑说她的妹妹就是可卿。她是贾宝玉性启蒙的导师,贾宝玉在她的指导下,第一次尝试到男女的欢爱。到了第六回就没有秦可卿什么事了。第六回是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七回又开始出现了秦可卿。第七回前半段特别有意思,前半段是写送宫花。王夫人有一个陪房叫周瑞家的。当时那个社会,妇女地位很低,王夫人有一个男仆叫周瑞。周瑞媳妇挺拿事的,挺受重用的,但是自己的名字基本上就不被人知道,一般就把她叫做谁谁家的,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这都意味着是男仆的媳妇。这个周瑞家的见了薛姨妈,薛姨妈就派她一个差使,这一段不知道大家细读了没有,就是送宫花。薛姨妈说我这有十二支宫花。注意是宫花,是按宫廷规格做的,按道理原来是应该供应宫廷里面用的。但那个时候,那些给宫里当买办的,给宫里制造东西的,也都留下一些自己来享用。那么十二支宫花,薛姨妈就交代了,说你把它送给这些荣国府的小姐们用,同时你把四支送给王熙凤。然后周瑞家的就开始送宫花。送宫花就发现荣国府的人都不在乎这些宫花。迎春、探春正在下棋,周瑞家的把宫花送去以后,这两个人当然比较讲礼貌,就起来表示道谢,然后继续下她们的棋,不爱惜这宫花。惜春就更不像样子了,惜春正在和尼姑玩儿,惜春说,我说要把头发剃了,成了秃脑瓜了,这宫花我往哪插呀。这当然是一个暗示,暗示这个人物最后会出家,说明她也很不爱这个宫花。林黛玉就更不像话了。林黛玉那小性子,说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吓得不敢吱声。因为林黛玉的身份,是贾母的亲外孙女,那周瑞家的不敢吱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那么这些小姐们都是一人两支。王熙凤地位特殊,薛姨妈说给她四支。王熙凤也很不像话。这一回的头半回的回目叫“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大中午的,在屋里面,白昼宣淫,行房事,当然这些写得很含蓄,你仔细读就明白了。王熙凤对宫花也满不在乎,给她四支嫌多,立刻就拿出两支来,让平儿给周瑞家的,说你给东府秦可卿送去。这个情节好像本来没有什么。但是请注意,在甲戌本的这回的回前有一首诗,高鹗、程伟元,在他们纂一百二十回本的时候,把它删去了,很粗暴地删去了。而这回前诗非常重要,这还不是脂砚斋批语,这是正文。回前诗怎么说的?,回前诗是这么写的:“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这透露得很清楚,宫里面的花,应该和宫里面的人最相亲。有一个问题,“不知谁是惜花人”,那么现在我们一看,探春、迎春无所谓,惜春还开玩笑,林黛玉根本就不愿意接,凤姐忙着自己男欢女爱呢,当时就抻出两支说拿走。那么请问谁是惜花人呢?这个回前诗就告诉你,家住江南姓本秦,这个家住江南考证起来比较繁杂,我今天先姑而不论。就明确告诉你,和宫花最亲近的人,是姓秦的人,姓秦的人是谁?宫花不是送给秦可卿了吗,就是秦可卿。又一次暗示了秦可卿出身高贵来自宫中,这可是原文。
第十回值得注意,第十回前半回也没她什么事。后半回写秦可卿就得病了。好端端的就得病了。得的什么病?得的很怪的病。就来了一个大夫给她看病。这一回的回目触目惊心,叫做“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也很怪。《红楼梦》各种抄本回目经常是不一样的,惟独这一回的这一句又偏偏都一样,一点出入都没有,就是“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可是我们一看原文就不对了,姓张的这个人叫张友士,他不是太医。曹雪芹写得清清楚楚,故意写给你看。他说他是什么人呢?他说他是冯紫英幼时从学的一个先生。冯紫英是贾珍的好朋友,也是宝玉的好朋友,是一个跟贾府在政治上、生活上有密切联系的一个贵族公子。“冯紫英说起他幼时从学的一个先生,姓张名友士,学问是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一说“兼”医理,就说明他不是大夫,他业余的,他主职不是大夫,他只是兼懂医理而已。“且能断人的生死”,那么他住在冯紫英家他干嘛呢,“今年是上京来给他儿子来捐官”,这哪儿是太医呀。可是这一回的回目,曹雪芹改了那么多遍,脂砚斋给他整理的稿子整理了那么多遍,乃至于高鹗、程伟元搞一百二十回本,这一回的回目都没有改动,就非说是张太医。这怎么回事?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在八十回之后,这个人物会亮出他的身份,他确实也是一个太医,只能这么解释。否则怎么能有这么大的笔误。你自己跟自己打什么架呀,回目说是张太医,里头你却说他不是。他是冯紫英幼时从学的一个先生,他到京城是来给他儿子来捐官,兼懂医理而已,很古怪。这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话都是黑话。开的药方子也很古怪,药方子现在我不展开议论,那样就太慢了。咱们只说他的黑话。看完后贾蓉就问,我们的病人您看怎么样呀?他说“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渴望痊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生、死就将在下一个春天,是生?是死?是活?是完蛋?就在下一个春天,这都是很重要的情节。
第十一回就写秦可卿病得更厉害了,十二回也没怎么秦可卿什么事,到了第十三回就死了。死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就是她给凤姐托梦。你现在回去翻开你读一读她托梦的那些话,那口气。一个养生堂抱来的弃婴能有那样的口气吗?一个小小的营缮郎,宦囊羞涩的小官僚的一个女儿,能有那样的口气吗?她完全是站在贾府之上指导王熙凤,就是你们应该怎样维持你们这个局面,我告诉你,你听仔细了。好大的口气,身份、地位比贾府还高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口气。而且她预言贾府的前景。她说不久就有一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美事就要发生,这是预示着元春地位将会提升,她偏知道。但是她也警告要知道“月满则亏”的道理。而且她还念了两句话,让王熙凤记住,这两句话惊心动魄,她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过去人们读这两句,解释的时候,我认为都解释得不准确。说“三春去后诸芳尽”是说元、迎、探、惜这四春,有三个都去了以后,整个贾府里面的这些群芳,这些女性就都毁灭了,这说不通呀。什么叫三春已去呀?咱们算一算,就说元春死了,算去吧。迎春后来被孙绍祖折磨死,算去吧,探春没死,没去。惜春当尼姑,也不能算去吧。那应该说“二春去后诸芳尽”,怎么会是三春?这三春是怎么算的?那你说探春远嫁算去,那惜春出家不算去呢?那应该是“四春去后诸芳尽”呀。怎么也三春不了呀,其实三春不是说元、迎、探、惜里面的三个人,说的是三个春天。说三个美好的春天过去之后,所有这些美丽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就会殒灭。即便活着也“各自须寻各自门”,是这么一个用意。
那么大家都知道,第十三回是很怪,第十三回你现在翻一翻铅印本就发现,这一回写得特别短,为什么特别短呢?这回被有意识地删去了大量的情节。从脂砚斋的批语就很明确地说明,脂砚斋的批语是这么说的,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回原来的回目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说明曹雪芹对回目是很重视的。脂砚斋让他改,他就把这个回目改掉了。现在的回目是不通的,叫做“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这说不通的,龙禁尉大家知道,就是皇帝的卫兵,皇帝龙座前的侍卫,都得是男性。那么小说里写得很清楚,因为贾蓉他只是个黉门生,没有什么头衔,为了丧事上风光,贾珍就给银子买了一个头衔,这个头衔就是龙禁尉,这个龙禁尉是给贾蓉买的。怎么能说成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呢?这根本不通。这就说明他故意让它不通,他就让你一看就一机灵,懂得他的苦心。“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咱们看怎么就不通,他就死不改。这样他就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是原来写好的文字,他就把这回回目改了。那么脂砚斋为什么让他改?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史笔就是记录历史的笔,这个笔它是不留情面的,就是你不管你有多丑陋,有多黑暗,有多罪恶,既然是记录历史,我不能含糊,我必须要如实写出来,这叫史笔。那么原来曹雪芹用的就是史笔,他就写了秦可卿究竟是怎么死的。根据现在一般人推测,就是她跟贾珍两个人乱伦,因为这个事败露,她觉得丢脸,就去悬梁自尽了。在《红楼梦》的第五回写给贾宝玉偷看册页,那么关于秦可卿那一页画的是一个美人悬梁自尽。题的诗也是暗示她不得好死。而且大家知道,还有两个丫头卷进这个事件,一个是瑞珠,一个是宝珠。瑞珠突然听说秦可卿死了,自己就一头撞柱子就把自己撞死了,你说这何苦呢?你殉葬也不能这么个殉法。她急茬,她活不下去。还有一个宝珠,宝珠比瑞珠聪明。宝珠就哀哀切切地表示,主子死了我就哭得不能活了,因为秦可卿没有生育,没有儿女嘛,我就愿意作她的义女,给她摔盆,而且到了祭灵的寺庙以后,就不走了,我就守灵守到底了,我就不回府了。她怎么回事?说明瑞珠和宝珠都看见隐情了,两人采取了不同的保全自己的方式。瑞珠觉得我不如一死,这样就永远也查不出来了,我没看见,问也问不着了。宝珠就说我得活下去,但我就付出代价,我一生我就再不回宁国府,我一生就守这个灵、这个坟。那么这个是一般人都推测出来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有隐情,还不仅是写到了她和贾珍的乱伦恋,还有隐情。
我们知道,我自己也写小说,我也经常删改自己的小说,一个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删改,应该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纯粹的艺术因素,我觉得这么写不好,作为一个艺术品的话呢,这么写呢,不如那么写好,我把它删去,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就是非艺术考虑,我怕惹祸,特别是清朝,乾隆时期,我怕文字狱,我怕惹事。那么现在看来,很显然,脂砚斋劝曹雪芹删去第十三回四五页之多,那个四五页,现在比较麻烦,因为一简化字之后就乱套了,一简化字,咱们现在一页书两页书都是那个“页”,其实过去那个线装书一页,是繁体字叶字的叶。线装书大家都看见过,是蝴蝶装,明白吗?叫叶,就是两个页码叫一叶,四五叶就是十个页码。以一个叶码在当时手抄本500字而论,你想2000多字。而曹雪芹写书,他用很少的字就可以传达很多的信息。大家知道,他写妙玉,就是栊翠庵品茶,写妙玉只用了1000多个字,整个妙玉的形象就活跳出来了。一千多个字就那么厉害,你想2000多个字,该有多少内容。曹雪芹听了脂砚斋的意见,删去四五叶。那么为什么要删?在这一回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透露,就是秦可卿所用的棺木。人死后得装棺材呀,用什么样的棺材呢?一般像宁国府,虽然她是贾蓉的妻子,她很重要,但用上等杉木也就行了。因为她不是长辈死了,而是晚辈死了,她是贾府死了一个重孙媳妇。但是贾珍呢,一定要奢华,最后用了什么?最后用了薛蟠,他保存的一副“樯木”。这个“樯木”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是原来的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病了。这个老千岁如果完全是艺术虚构,没有生活原型,就说他死了不就完了吗?不,叫“坏了事”。“坏了事”跟死了是两回事,“坏了事”不一定是死。人活着,他的事业被粉碎了才叫“坏了事”,死了怎么叫坏了事呢?那么义忠亲王老千岁,他用的棺材木,最后是变成了棺材。是秦可卿睡了进去,心安理得地睡了进去,名正言顺地睡了进去,秦可卿是什么人呢?她和义忠亲王老千岁有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我们所要谈的问题。所以我所要做的研究叫做原型研究,所以要探究秦可卿的原型究竟是谁。
这样我们回过头来看《红楼梦》第三回,第三回太热闹了,写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热闹极了、好看极了。因为太好看了,所以有人就对有一些文字不重视了。比如说林黛玉进了荣国府以后,进了正房,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就看见了一个匾和一副对联。很多人就一读而过,不去认真思考,很重要。那么现在先看林黛玉看见的那个匾,她看见这个匾是什么呢?林黛玉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大字是“荣禧堂”。人物有生活原型,事件也有生活原型,细节也会有生活原型。从生活过渡到艺术的时候,这些都可能有原型。那么“荣禧堂”这个匾有没有事件原型呢?有的。
大家知道康熙,他当皇帝的时间是很长的,他这个人又非常开通,好旅游。他多次南巡,他六次南巡,他南巡当中,虽然当地给他修了行宫,也有当地很大的地方官,他跟那些人都不怎么亲热。六次之中有四次,他到了南京之后他住哪儿呢?当然他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叫行宫。他住在哪儿呢?他住在他的发小,打小的好朋友,曹寅的织造署里面。织造署这个官很重要,但从名分上说不是很高。是内务府下面的一个机构,管给宫廷做纺织品、做衣料,管这个的。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不得了。但是他每次都要去那儿。为什么?康熙他是这么一个情况,康熙小的时候,他生下来以后,就要由奶妈和保姆来把他养大,这是清宫后来宫廷里面的一个游戏规则,他和他亲生母亲见面的机会很少,他主要是由奶妈、保姆来养他。那么他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保姆,就是孙氏,就是曹雪芹的祖父的母亲
秦可卿是谁?
读过《红楼梦》的人,没有人不认识她,但没有几人能真正认识她。
不管认识也罢不认识也罢,人们不得不承认她在《红楼梦》里面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她是红楼里面最神秘的女人。
她是红楼里面最美丽的女人。
她是红楼里面最可悲的女人。
有人说,如果没有读懂秦可卿的话,就算读透了宝玉,读透了黛玉,读透了凤姐和宝钗,并不算真正读懂了红楼,
有人说,红楼最主要的眼,便落在这位神秘而美丽的秦可卿身上。虽然她是最早死去的一个正钗,在红楼故事刚刚打开,她的生命便走到了尽头;然而,正是这个秦可卿,隐含了曹公想隐含的难言之辛酸,甚至隐含了整部红楼之真正意图的全部。
有人说,秦可卿的淫,代表了宫中之淫。有人说,秦可卿上吊,暗示着明朝崇祯皇帝的上吊。所以,秦可卿的死,便代表了一个朝代的消亡,以及贾府的败落。
一部红楼,秦可卿的故事并不长,但给人留下的疑点最多,其中有三个疑点最为致命:
其一:秦可卿的身世。秦可卿的父亲是谁?母亲是谁?为何她只有一个养父,而没有真正的父母?
其二:秦可卿的孽情。曹公写到秦可卿的时候,用的是最华美的文字,她是美丽的,高洁的,傲骨的,如阳光一般普照大众的,可是,像她这样冰清玉洁的可人儿,为何偏偏与贾珍有“那种事”呢?而且可怕的是,贾珍还是她的家公!
其三:秦可卿之死。秦可卿是如何死的?书中说,她是病死的。但她的判词却明明说她是上吊死的。那么,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她因何而死,为何而死?
除了以上三点,其实还有一个疑点也相当致命:如果仅就红楼的表面文字而言,秦可卿只不过是个小小营缮郎的养女罢了,她又凭的什么嫁进了堂堂京城宁国府?
是的,秦可卿的养父只是一个小小营缮郎,说穿了便是官府里面的一个泥水工小工头罢了,然而,在秦可卿的房中,却有好几件非同寻常的物事,这些物事恐怕不是一般身份的人所能拥有的:
比如说,她有武则天当日镜室中所设的宝镜;
比如说,她有当初赵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
比如说,她有安禄山掷过的并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又比如说,她有当初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过的榻;
再比如说,她还有当初同昌公主亲手缝制的联珠帐。
而在秦可卿死去的时候,她的丈夫贾蓉没什么了不得的身份,他那个五品龙禁尉,也不过是贾珍临急花了钱捐下的罢了;然而,当她出殡的时候,场面却惊人的隆重,甚至出现了“八公送殡,四王路祭”的千古奇观!
如此场面,一个五品官员的妻子,死一千回也无福消受。
但她一直只是一个秦可卿,一个寻常女子,一个美丽的女子,一个凄凉的女子。
于是,天下人都在猜测着她的真正身世。
有人说她是某位亲王的女儿,有人说她是皇上的私生女,甚至还有人说她是秦淮岸上的一代名妓。
她究竟是谁?
没人知道。
她生来就是一个谜。
秦可卿死的时候,哭得最惨的人,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家公。她的家公简直哭成了泪人,甚至说“恨不能替她去死”!
但书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到秦可卿与家公的“那事”,只不过有几处隐约暗示罢了:如焦大喝醉酒的时候,骂出了宁国府的人“扒灰的扒灰,养小叔的养小叔”;而在秦可卿的判词中,则写到了“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可是,她为何要跟自己的家公做“那事”呢?
真是一个淫人,倒也罢了,但她决计不是。
究竟为什么?
没人知道。
她天生便是一个谜。
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但对秦可卿来说,也许生命并不可贵,爱情的价也不很高。
她的名字,有人说译过来便是“情可轻”。结果,她轻了情,也轻了生命。她17岁的时候便已生无可恋,于是匆匆而去,不带走一丝云彩。
为何?
没人知道。
她天生便是一个谜。
身世之谜、孽情之谜、生死之谜,正是天下众生苦苦觅求的“秦可卿之三大谜团”。
然而,还有一个谜团,同样一直飘浮在人类文明的上空:贾宝玉与秦可卿之谜。
贾宝玉比秦可卿大了一辈,却反小她四岁。贾宝玉与秦可卿不可能有任何情感纠葛,这是聪明人和不聪明的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然而,偏偏红楼写到贾宝玉第一次感受云雨之情的时候,秦可卿却正是他行为的对像——虽然只是在太虚幻境之中。
从这一刻起,她让宝玉知道了什么叫男人,什么叫女人,以及什么叫男人和女人。
结果,当得知秦可卿病重的时候,贾宝玉不由得黯然落泪。
结果,当得知秦可卿香消玉殒的时候,贾宝玉一口鲜血喷将出来。
红楼中宝玉只为一个女人吐过血,甚至黛玉死的时候,他都没吐过。(究竟是不是,这一点得再查证红楼,毕竟在下人老了,虽然没七八十也三四十了,脑细胞天天打着瞌睡,记不真切了。)
他为何为一个秦可卿而痛?
他为何为一个秦可卿而悲?
他为何为一个秦可卿飘飘欲仙?
据说,这里面正藏着一个巨大的谜团。
而这个谜团,才是整部红楼中最要命的一个谜团。
但没有人知道这个谜团的答案。
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为什么。
因为她天生便是一个谜。
因为有这些问题,便有了这部《大话红楼十二钗》之秦可卿的故事。
一个凄美的故事,一个梦幻的故事,一个虚假的故事——但或者正是红楼中最真实的故事。
她在这个故事里诞生,在这个故事里成长,在这个故事里张开眼睛静静的看着这周遭的世界。
当她盈盈来到这世间的时候,她看着一线阳光微笑,也看着一片淫雨啼哭。
她轻轻地向我们走来,正她轻轻地离我们远去。
如一阵风,如一片云,如一片飘飞的落叶。
秦可卿是谁?
读过《红楼梦》的人,没有人不认识她,但没有几人能真正认识她。
不管认识也罢不认识也罢,人们不得不承认她在《红楼梦》里面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她是红楼里面最神秘的女人。
她是红楼里面最美丽的女人。
她是红楼里面最可悲的女人。
有人说,如果没有读懂秦可卿的话,就算读透了宝玉,读透了黛玉,读透了凤姐和宝钗,并不算真正读懂了红楼,
有人说,红楼最主要的眼,便落在这位神秘而美丽的秦可卿身上。虽然她是最早死去的一个正钗,在红楼故事刚刚打开,她的生命便走到了尽头;然而,正是这个秦可卿,隐含了曹公想隐含的难言之辛酸,甚至隐含了整部红楼之真正意图的全部。
有人说,秦可卿的淫,代表了宫中之淫。有人说,秦可卿上吊,暗示着明朝崇祯皇帝的上吊。所以,秦可卿的死,便代表了一个朝代的消亡,以及贾府的败落。
一部红楼,秦可卿的故事并不长,但给人留下的疑点最多,其中有三个疑点最为致命:
其一:秦可卿的身世。秦可卿的父亲是谁?母亲是谁?为何她只有一个养父,而没有真正的父母?
其二:秦可卿的孽情。曹公写到秦可卿的时候,用的是最华美的文字,她是美丽的,高洁的,傲骨的,如阳光一般普照大众的,可是,像她这样冰清玉洁的可人儿,为何偏偏与贾珍有“那种事”呢?而且可怕的是,贾珍还是她的家公!
其三:秦可卿之死。秦可卿是如何死的?书中说,她是病死的。但她的判词却明明说她是上吊死的。那么,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她因何而死,为何而死?
除了以上三点,其实还有一个疑点也相当致命:如果仅就红楼的表面文字而言,秦可卿只不过是个小小营缮郎的养女罢了,她又凭的什么嫁进了堂堂京城宁国府?
是的,秦可卿的养父只是一个小小营缮郎,说穿了便是官府里面的一个泥水工小工头罢了,然而,在秦可卿的房中,却有好几件非同寻常的物事,这些物事恐怕不是一般身份的人所能拥有的:
比如说,她有武则天当日镜室中所设的宝镜;
比如说,她有当初赵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
比如说,她有安禄山掷过的并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又比如说,她有当初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过的榻;
再比如说,她还有当初同昌公主亲手缝制的联珠帐。
而在秦可卿死去的时候,她的丈夫贾蓉没什么了不得的身份,他那个五品龙禁尉,也不过是贾珍临急花了钱捐下的罢了;然而,当她出殡的时候,场面却惊人的隆重,甚至出现了“八公送殡,四王路祭”的千古奇观!
如此场面,一个五品官员的妻子,死一千回也无福消受。
但她一直只是一个秦可卿,一个寻常女子,一个美丽的女子,一个凄凉的女子。
于是,天下人都在猜测着她的真正身世。
有人说她是某位亲王的女儿,有人说她是皇上的私生女,甚至还有人说她是秦淮岸上的一代名妓。
她究竟是谁?
没人知道。
她生来就是一个谜。
秦可卿死的时候,哭得最惨的人,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家公。她的家公简直哭成了泪人,甚至说“恨不能替她去死”!
但书中,没有一处直接写到秦可卿与家公的“那事”,只不过有几处隐约暗示罢了:如焦大喝醉酒的时候,骂出了宁国府的人“扒灰的扒灰,养小叔的养小叔”;而在秦可卿的判词中,则写到了“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可是,她为何要跟自己的家公做“那事”呢?
真是一个淫人,倒也罢了,但她决计不是。
究竟为什么?
没人知道。
她天生便是一个谜。
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但对秦可卿来说,也许生命并不可贵,爱情的价也不很高。
她的名字,有人说译过来便是“情可轻”。结果,她轻了情,也轻了生命。她17岁的时候便已生无可恋,于是匆匆而去,不带走一丝云彩。
为何?
没人知道。
她天生便是一个谜。
身世之谜、孽情之谜、生死之谜,正是天下众生苦苦觅求的“秦可卿之三大谜团”。
然而,还有一个谜团,同样一直飘浮在人类文明的上空:贾宝玉与秦可卿之谜。
贾宝玉比秦可卿大了一辈,却反小她四岁。贾宝玉与秦可卿不可能有任何情感纠葛,这是聪明人和不聪明的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然而,偏偏红楼写到贾宝玉第一次感受云雨之情的时候,秦可卿却正是他行为的对像——虽然只是在太虚幻境之中。
从这一刻起,她让宝玉知道了什么叫男人,什么叫女人,以及什么叫男人和女人。
结果,当得知秦可卿病重的时候,贾宝玉不由得黯然落泪。
结果,当得知秦可卿香消玉殒的时候,贾宝玉一口鲜血喷将出来。
红楼中宝玉只为一个女人吐过血,甚至黛玉死的时候,他都没吐过。
他为何为一个秦可卿而痛?
他为何为一个秦可卿而悲?
他为何为一个秦可卿飘飘欲仙?
据说,这里面正藏着一个巨大的谜团。
而这个谜团,才是整部红楼中最要命的一个谜团。
但没有人知道这个谜团的答案。
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为什么。
因为她天生便是一个谜。
因为有这些问题,便有了这部《大话红楼十二钗》之秦可卿的故事。
一个凄美的故事,一个梦幻的故事,一个虚假的故事——但或者正是红楼中最真实的故事。
她在这个故事里诞生,在这个故事里成长,在这个故事里张开眼睛静静的看着这周遭的世界。
当她盈盈来到这世间的时候,她看着一线阳光微笑,也看着一片淫雨啼哭。
她轻轻地向我们走来,正她轻轻地离我们远去。
如一阵风,如一片云,如一片飘飞的落叶。
或者,亦如一粒晶莹莹的泪滴,闪闪发光,酸酸楚楚,悄然落下……
摆在当今是惨,可是红楼梦里都惨所以也就不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