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怕冷?

2024-12-20 19:50: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看了《琅琊榜》,觉得自己最近越来越像麒麟才子了……怕冷。

刚刚经历过一波寒潮洗礼的北方,每个人都体验了一把梅长苏的感觉——把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恨不得天天窝在家里烤火。

冬天会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你有没有想过,冷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中对寒冷又有哪些误区?

关于冷的那些事

▍人为什么会觉得冷?

关于人体有两个温度,一个是核心温度,一个是体表温度。

核心温度:就是人体内的温度。作为恒温动物,人体内部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一般在37℃左右。

体表温度:人体表面的温度,也是人体感知到的温度。体表温度不等于外界温度,因为人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新陈代谢散发热量。

人体皮肤神经纤维中,有许多外周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热觉感受器。一般来说,体表温度在30-35℃时,人体不会有冷热的感觉,当体表温度低于30℃(此时外界温度可能在20℃以下),会产生冷觉,当体表温度高于35℃,会产生热觉。

▍冷的时候人为什么会打冷颤和起鸡皮疙瘩?

当人产生冷觉,冷觉感受器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大脑。为了防止核心温度降低,大脑会发出一系列指令,让人体保温。

首先是新陈代谢加快、血管收缩,身体加速产生热量,同时减少从核心流向外周的血液,防止散热。这也是为什么天冷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手脚冰凉,因为四肢的血供减少了。

同时,骨骼肌会不自主地收缩,产生热量维持体温,这就是“打冷颤”。

肌肉收缩会导致汗毛竖立,这也是给人体增加了一个保温层,此时就会产生“鸡皮疙瘩”。

▍什么样的人更怕冷?

新陈代谢较慢的人,平时身体散发的热量较少,在同样的外界温度下,体表温度就会比普通人要低一些。所以在临界温度下,普通人可能没感觉,而新陈代谢慢的人就会感觉冷。

到了冬天,大家都觉得冷,大脑指令新陈代谢加快,平时新陈代谢慢的人,此时也比其他人“慢半拍”,因此更难适应冷的气温。

想要不怕冷,关键要提高新陈代谢,这就要求你加强运动,尤其是加强力量训练,提高身体的肌肉含量。

为什么发烧的时候,不论外界多热,都会觉得冷?

发烧的机制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目前在学界还没有定论。不过,有一个学说受到了广泛的公认,这就是“体温调定点”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体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上,有一个“体温调定点”。正常情况下,体温调定点会设定在37℃。而当人生病发烧时,体温调定点会提高,假设提高到39℃,这意味着大脑认为人体核心温度应该在39℃,然而此时核心温度并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于是大脑就会判断你很冷,不断发出指令,让你血管收缩、打冷颤、起鸡皮疙瘩。

所以在发烧时,人会额头滚烫、手脚冰凉、不停哆嗦。

▍关于冷的4个误区

误区一:冷能减肥

既然冷能加快新陈代谢、让肌肉收缩产生热量,那么在寒风中不停地哆嗦就可以减肥了吧。

真相:打冷颤确实能加速热量消耗,但身体为了保暖,也会囤积更多脂肪,因此仅靠挨冻是不能减肥的。

不过,低温环境有助于人体的普通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这种脂肪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让人消耗更多热量,促进减肥。但这种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下才可以。或许你的身体还没产生棕色脂肪,就已经冻生病了。

误区二:冷会感冒

冬天穿的少,就会冻感冒,这是妈妈从小告诉我的!

真相:冷不会直接造成感冒,感冒是病毒感染导致的。但统计数据表明,冬天感冒的发生率确实比较高,专家猜想,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寒冷的天气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主要用于保持体温,用于免疫系统的新陈代谢就会减少,免疫力下降,因此容易感染病毒。

冬天人们更愿意处在不通风的室内,有助于病毒的传播。

冷空气会使一些人过敏,出现喷嚏、流涕等症状,让人误以为是感冒。

误区三:冷会导致关节炎

不要安慰我了,不爱穿秋裤的我早就接受了得关节炎的命运。

真相:关节炎是人体关节疾病的统称,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周缘继发性骨质增生(也就是常说的“骨刺”)。人年龄大了,关节退变,多少都会出现一些关节炎症状,和年轻时冻不冻无关。

不过,如果已经有了关节炎,不注意保暖会使症状发作或加剧,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在冬季注意保护关节。

误区四:裹得紧紧的会更暖和

保暖内衣要买小一号,紧紧包住皮肤才暖和。宽松的衣服会透风。

真相:前面说了,寒冷本来就会减慢外周血液流动的速度,让手脚冰凉。再裹得紧紧的,会进一步限制血液流动,让你感觉更冷。


本文系春雨医生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