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旗人,即隶属于八旗的人,俗称八旗子弟。雍正帝一再说:"八旗为本朝根本,国家莫有要于此者。八旗满洲 ,乃我朝之根本,根本不可不固。八旗兵丁,乃国家之根本。"前期八旗军士确实勇猛难挡,野战遭遇时将明军打的溃不成军,经常以少胜多,当时的八旗训练有数,军纪严明,由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统帅。
但是清王朝建立后,源源不断的糖衣炮弹砸向八旗,大量的优待政策和金银珠宝良田美人把原本军纪严明的八旗军砸晕了,内部开始出现腐朽。
清末时期的一场谈话非常有意思,赵烈文在与曾国藩的交谈中,曾说到“本朝得天下太易,太过蹊跷”,可谓是一语中的,道出了大清得天下的原因所在,即是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清军入关后,除了追击李自成、剿灭张献忠外,几乎很少打第一线,而是让原明朝投诚将领充当开路先锋。此时的八旗子弟,是干嘛呢!很有意思,他们什么都不用干,既不打仗,也不允许出去经商抑或是务农,而由国家“养”着,每年拿大量的财政补贴。如此一来,八旗子弟不但不能上阵杀敌,久而久之,连最起码的生存技能都没有,还成为寄生虫,是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
而且当时的满清士兵不仅仅缺少军事素养,装备的落后才是最重要的,战马和长枪挡不住舰船和大炮,血肉之躯挡不住子弹,面对工业革命后的列国强敌,清朝士兵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在清末的时候满洲八旗军就已经即将瓦解,没有一个很好的领导人,也是导致他们兵败如山倒的一个原因。
那是因为满洲八旗军到了清末之后能力衰退,好逸恶劳,所以最终会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况。
因为清朝给八旗子弟的福利实在是太好了,吃喝不愁钱永远花不完谁还去打仗啊,清朝的江山全是八旗打下来的,但是到了清末只有汉军有战斗力,八旗完全成了笑话,一些纨绔子弟甚至为了赚些额外的银两,把武器卖掉。这萎靡不振的样子能打胜仗吗?
因为八旗子弟没有进步,自然会兵败如山倒了。
八旗子弟在清朝末年有的甚至连马都上不去了,这样的满人,有什么资格继续统治清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