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是?

2024-12-16 19:48: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年关将近,与之相关的过节习俗也随之热闹起来。比如,家家户户都会上街买一幅春联,有雅兴者还会自己铺纸泼墨挥春,一来妆点自家的门面,同时也借春联上的美好寓意,表达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春联起源于桃符﹡﹡﹡

那么,这个过年贴春联的习俗究竟是从哪里而来呢?这还要从一个神话说起。

神话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茶、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茶、郁垒。

(左神茶 右郁垒)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于是,每年到了春节之时,人们就会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王安石笔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而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史书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也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作为春联最初的形式,起初民间只是流行在门口挂“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来趋吉避凶。

到了公元964年的除夕,后蜀国君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提写对句,以试才华。

(后蜀帝孟昶这幅对联现在还很流行)

﹡﹡﹡纸质春联的流行﹡﹡﹡

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副,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木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副最早的春联!

由于在木板上题字有诸多不便,再加上将木板贴门上也不是很美观。所以,到了有宋一代印刷术发明后,民间就将桃木板改为纸质春联,但习惯上还是称为“桃符”。

而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某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话说明太祖对春联的喜爱程度还真不是一般般的。他不仅下旨要老百姓贴,还在朝堂上亲自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比如,他就曾给中山王徐达赏赐了这样一幅对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除了王侯将相,据传,朱元璋曾微服出城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亲自为那阉猪人写了这对叫绝的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回答2:

您好!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回答3: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说此联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所撰。

回答4: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是五代时孟昶手下大臣辛寅逊写的

回答5: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蜀国君孟昶的臣子辛寅逊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