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阴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今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城外游春的节日。
台湾、福建区域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郊游、除掉不祥的意思。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宓羲氏。宓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殖后代,豫东一带敬称宓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宓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阴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聚集陵区,朝拜人祖。
上巳节。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李白诗云:“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诗中的年年柳色,就是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春天是爱情的日子。春天的爱情,协和万物,萌动青春,情人节只有在春天的时日里才会符合自然规律,三月三这一天女子可以出门游玩。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
唐朝杜甫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述了当时的景象。遗憾的是宋朝之后,三月三情人节风俗逐渐衰退。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实在是令人惋惜。
3月三上巳节要戏水,古人呢秋游的时候都是要去登山的,而春游的时候就一般要去水边玩,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有些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
过节的时候,女性也是可以出去玩的,人们的纷纷都到水边去看美人,这个时候呢,也允许男女相会,南乐教会是上四节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内容,它源于远古时期的生育崇拜,果然认为春天是生命的好季节,所以这个时候来吃荠菜荠菜呢。
保护生菜就是护生命的菜啊,应该系在它是对于产妇和小英儿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的,目前我曾经分享过一个产妇在月子里喝荠菜水的小方子,产妇在月子里喝荠菜水,这预防月子病是很有好处的。
一种说法是三月三是黄帝的诞日,要祭拜黄帝,还有一种说法是道教玄武大帝的生日,所以道教信士也要庆贺。
1、三月三 ,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拜轩辕”,我国历来有拜祭黄帝的民俗。新郑作为轩辕黄帝故里,在《竹书纪年》和《史记》等正史中均有明确记载。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
2、农历三月初三是道教圣地武当山最高尊神玄武大帝(北方水神真武大帝)的生日,所以道教信士以最高的礼仪庆贺,非常隆重。据史料记载,从宋代开始,武当山道人都要在这一天参加法事活动,民间信士也要到武当山祭祀真武,从而逐渐形成了武当山三月三庙会的习俗。
三月初三日,又称“上巳节”,相传,农历三月三是黄帝一统天下、成就伟业的日子,后人为表达对轩辕黄帝的敬仰之情,从春秋时期就兴起了盛大的拜祖活动。
扩展资料:
三月初三的习俗:
1、相传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孝感),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荠菜煮给人们充饥,当人们吃了以后头不痛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
2、在壮族,三月初三赶歌圩,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3、侗族三月三,节期为五天。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初三当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场面非常壮观。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不仅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广西瑶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壮族三月三歌节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对象以歌对答,此起彼伏彻夜不息。所唱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唱。在歌圩中,还有抛绣球作为定亲信约的,所以,它又是恋爱中青年传达情意的场合。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男女青年山歌对唱,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绣球则是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