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人生
作者:李含冰
辽河滩里长着一种白柳,我很喜欢。
晨风中,一丛丛白柳长舒舞袖,摇动身姿,尽情地轻歌曼舞。
也许是辽河水滋润的缘故,白柳条的性格极柔顺,修长的枝条可以做出各种图案;弯成一个圆儿,像十五的月亮;打成一个弯儿,又像女孩好看的细眉……因为白柳条宁弯不折,所以常有人用它编织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剥去外皮,剩下枝干,光滑泽白,任由抚弄。有多少天工之意,诗情画意,都可以糅入枝条一层神奇。
柔韧,让白柳条的生命增值。
人生何不如此?
当你面对挫折和失意时,应该柔韧一下自己,让生命展示一幅崭新的图案。于是,便有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宁折不弯,不失为一种豪迈气概,但有许多时候“折”得不当,放弃一次就意味着永远地失去。
宁弯不折,不是无所作为的懦弱,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一种力的积蓄;不是屈膝胆怯,而是一种新的追求,一种科学的选择。宁弯不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岁月增添了动人的色彩。
有时退让可以更好地向前。
水是柔韧的,可以九曲十八弯,却能汇入大海;小草是柔韧的,任风摇动,却可以铺展成万里大草原。高山巨岩伟岸雄壮,需要有潺潺流水的滋润;雷鸣暴雨能洗涤大地,也有丝丝细雨润物。
只有坚硬,没有柔韧,生活的画面就不能完整。坚硬有时让我们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东西,柔韧有时却让我们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
柔韧和坚硬是书写人生的两支笔,交错着写下人生的欢笑与泪滴。柔韧和坚硬共同搭成一架阶梯,只有踏着这架阶梯,才有可能把我们承托到追求的高处……
百度:华人666 这个是最实用,最权威,最专业的全球华人上网导航
设为主页很方便,很值得收藏
柔韧人生
作者:大庆一中 孙艺菲
人们常说:“再用力一点,我这根弦就断了。”进入高二的我们初识这句话的含义,然而并非学习的艰苦,大多是来自外界的压力。
的确,人的一生之中要有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而冥冥之中似有一根绳牵引着我们。这根绳固然要坚韧无比,才能挡得住潮流的冲击,但同时这绳也必须要柔韧有余,才能抵得住时代的压力。很简单,再强的绳如果毫无松紧,当负荷过多时自然会断;而这绳如果有弹性,再加上我们用力适当,便可游刃有余,这便是人生哲理:在柔韧中挥展人生!
有点世界史的人都应知道,雅典文明衰落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伯罗奔尼撒半岛地域辽阔、生态落后,斯巴达人更是好战尚武、政治保守,最终终于将发达、繁荣的雅典拖垮。不只如此,可以和希腊文明匹敌的古罗马帝国曾经多么的强盛一时。它横跨亚、欧、非三洲,将地中海作为自己的内湖。在当时看来,它在空间上的拓展是无可限量的,在时间上的挥洒更是匪夷所思!然而今天,伴着这一切的只有野草冷月、断柱残石以及无边的凄凉。这也许是多数文明的悲剧,然而现在想来这些文明与统治哪一个的命绳不是强而有力的呢?但最终却只剩下叹息。如果雅典文明、罗马文化、婆罗门文化以及马雅文明的掌管者懂得变通一下,让自己的文化和统治适应历史的脚步,而不是一意孤行的执著,那么当今文明将会是另一番面貌了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在悲叹的同时不得不承认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至今仍傲然屹立于东方而延绵不屈,这当中确实蕴含着统治者的强大认知。中国从一个固守在神州大地而封闭的国家,发展到今天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大国,无非是在变通中前进!而多少统治与文化的变迁都是在暗绳的伸缩中前行。只一味执著拉扯着向前,最终只是将命绳拉断,留下的只是令人回顾的废墟,而在执著的同时懂得开放自己、应变社会的便在柔韧中张扬着力量与不屈!
历史的变迁证实了这一点,人们也在各自的柔韧人生中不断前行。而今天,柔韧人生更是成为了全人类的主题。在面对一件困难的事殚精竭虑而不得的时候,不妨换一个思路去想,也许便会海阔天空;当被各种情感与利益牵绊而愁肠百结的时候,何不变换个角度看待这些,也许将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穿梭于为名利汲汲的人群中,在竞争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若是只一味执著,必将弦断人亡。所以使自己的人生柔韧,将执著与应变结合,才是最坚强的人生!
于是现在我不会再叹气:“我这根弦快要扯断了!”因为我知道,我还有无数像我一样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人们将会努力营造属于自己的柔韧人生,使自己的生命之绳有了执著之强的同时,也拥有应变之柔韧,以此面对各种压力和难题。
然后尽享柔韧人生,慨然前行!
评语:这是一篇以“执着与应变”为话题的考场作文。在一个小时的构思写作中,小作者小处起笔、大处着眼深刻而透彻地阐述了自己对于执着与应变的看法。本文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第一:小处起笔,进入高二的作者和她的同窗初识‘再用力一点,我这根弦就断了’这句话的含义,体会到来自来自外界的压力,如此起笔既容易写出学生的真实感受,更易于引起人的共鸣。
第二:语言运用娴熟,充满哲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思想。试看牵引人的一生的“绳”
“要坚韧无比,才能挡得住潮流的冲击,但同时这绳也必须要柔韧有余,才能抵得住时代的压力”形象的比喻、辨证的思维,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有如此的心态怎能不“挡得住潮流的冲击” “抵得住时代的压力”。
第三:文章纵横开阖、大气磅礴,“柔韧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气的题目,可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思想之后偏偏又跳出人生谈历史、谈社会,古今中外、发展变迁,“执著的同时懂得开放自己、应变的社会的便在柔韧中张扬着力量与不屈!” 同样“使自己的人生柔韧,将执著与应变结合,才是最坚强的人生!”。经过作者巧妙的过渡又扣回到文章的题目“柔韧人生”,既充实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若没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与丰富的思想是很难做到的。(指导教师:魏无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