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打出来得绕赤道N周·····给你个大概
孔子(包括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子,重孙子····)教诗书礼仪,办民间学校。你读完了,发张“儒家正式弟子”的毕业证给你(类似现在的大学文凭,没它不行,没有它用人单位不鸟你,有了也没几个人信的。)
然后齐国创办国家学校: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
至于春秋战国选拔人才的方式很简单:会游说,有本事。或者推举。有很多方式。没有专门的考试来选拔人才
汉代:察举制。前 196 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制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文帝前元二年(前 178)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一是对于察举人才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新规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推举。科目有孝廉(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和秀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简言之:比起春秋战国比较有突破,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个人觉得不合理,限制了学说的发展,限制了读书人的方向。大家都当孝子,读四书五经了,谁还去发张科学?所以四大发明等等很多了不起的东西,在中国的使用很局限,包括以后很多的科学研究都没有深入。在古代学理科(还不能使春理,四书五经照样要读!),只能混个吃不撑饿不死的小职,聪明人很少会去做的····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首创,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简言之:有家世就能当大官!没家世,没背景的,朝为田舍郎,暮还为田舍郎。就算你智商跟爱因斯坦一样,学识更孔子不相上下也是田舍郎!所以非常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打击读书人积极性。这种选拔制度下的教育我想不会有多发达。
隋唐:科举制度。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元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中落时期(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蒙古蛮子,狗咬摩托不懂科学!)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相当鼎盛,鼎盛到八股取士。有一次的出题:以论语中“。”(句号)为题,状元爷的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圣人云前空空如也”)八股取士,很郁闷的,你写文章必须按那模式来(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你想想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就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
简言之:统治者很聪明,把读书人牢牢束缚在了书本上,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你造反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当大官么?造反那得多危险啊!不用那么麻烦了~乖乖读书就可以了。读的还是四书五经,天天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天地地的,读着读着自己就晕了,还反什么?你要爱读别的也行,但是我不考,你读了也白读!毕竟“傻X”是很少的。在这种模式下的“人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限制了中国科学,甚至是科技的发展,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距离。禁锢人性,所有人相信君权神授,奴役人民,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张,阻碍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一种腐朽,落后的教育制度。
后期的洋务运动等,兴办新式学堂,鼓励学生外出留学,学习西方教育制度。是先进的,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带有浓重的封建主义色彩,导致了教育变革的不彻底。
再后来的中华民国时期的教育排到了世界第三,简直就是质的飞跃。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我就不废话了
再再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教育倒车啊···),上山下乡,废除高考到回复高考,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也就不一一点说了,百度一下就OK。
后记:我之所以讲古代的时候先讲考试制度再总结教育,只因为我觉得如果单说教育是很空洞的,若没有选拔制度的限制的教育制度可能又会是另一番样子。
原创啊!!累的我啊·····
诗书礼仪到钱权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