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境界”本指疆域边界、土地边界,后来在佛经翻译中,“境界”一词被用于精神领域,指人破除对于物质世界的沉迷后所达到的精神层次或修为境域。佛家是很重视人生境界的修炼的,如佛家最著名的三重境界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十分恰当地描绘出了人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事物的看法所发生的阶段性的变化,就体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境界。佛经中的“境界”具体就是指一种精神修为的层次,是需要在克服了物质世界的困惑之后才能获得的。
当然除了佛经上的用法,“境界”还有着很多其他使用的语境。作为文艺术语,主要指文艺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层次和境域,是作者的创造力、理解力和审美能力在精神层面的综合呈现。有境界的作品是作者真实人格的显现,具备超越凡俗的意味,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的想象,甚至提升读者的感受。
“意境”形成较早,而“境界”主要受中唐以后佛教思想的影响而形成。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对境界的阐释最多。王国维往往将“意境”与“境界”概念通用。他构建了融合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为一体的“境界论”。王国维的境界论非常著名,其中就包括他对人生三种境界的归纳。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目前自己处于哪个境界之上。
但一般说来,意境侧重作者主观寓意与作品形象的完满融会,通过鉴赏使想象得到发挥,而境界则突出心灵感悟使艺术形象得到升华,强调心灵世界对于作品层次的提升。
另外一种鉴赏文章的标准就是“风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说到风骨,就容易想到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前一句就是李白在称赞友人的诗句颇具建安风骨,这个建安风骨就是汉魏之际的文学风格——雄健深沉、慷慨悲凉,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曹操的诗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种都是在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或者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
“风骨”指作品中由纯正的思想感情和严密的条理结构所形成的刚健劲拔、具强大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的神韵风貌。其准确含义学界争议较大,但大致可描述为风神清朗,骨力劲拔。“风”侧重指思想情感的表达,要求作品思想纯正,气韵生动,富有情感;“骨”侧重指作品的骨架、结构及词句安排,要求作品刚健遒劲、蕴含丰富但文辞精炼。如果堆砌辞藻,过于雕章琢句,虽然词句丰富繁多但内容很少,则是没有“骨”;如果表达艰涩,缺乏情感和生机,则是没有“风”。
风骨并不排斥文采,而是要和文采配合,才能成为好作品。风骨的高下主要取决于创作者的精神风貌、品格气质。刘勰《文心雕龙》专门列有《风骨》一篇,它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首篇论述文学风格的文章。
通过对“境界”和“风骨”的了解,我们能够更有意识、更有方向地去学习和体会好的文艺作品的精妙之处,也能够有更多的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