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保险公司,为什么保费差异如此巨大?

2024-12-25 11:46:0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其实,在当前信息泛滥的时代,想获取信息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信息太多人们也晕菜,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到一些关于保险的数据,表格和解释的时候,那就和上外星人的数学课没什么区别,都是一脸蒙圈....

鉴于此,我写了今天这篇简单直白又粗俗的文章,并且请同事家属(某3年级小学生)看了一遍,他问他是不是看懂了,回答真的看懂了,为什么不同保险公司产品责任和费率会有那么大差异。

最近接触了很多有购买保险意向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困惑:为什么两款保障责任基本相同的保险,价格却有非常大的差距?

甚至很多人经常听到保险行业的代理人在说:每家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率和条款都是在保监会的监管下的,大家价格其实都差不多,责任也差不多,事实真的如此么?

1保费构成

在解决问题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保费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讲我们购买一份保险所交的保费,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附加保费很好理解,就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不同公司的运营成本差异是比较大的,这些成本包括员工工资、场地租金、客服电话、保单打印配送等等,基本就是一个保险公司要正常运营的全部费用。

运营费用在不同的公司差异很大,比如一个在全国很多分支机构的公司,每年要为这些分支机构承担着不少的费用支出。而我们知道现在有的新兴公司,广告投放较少,分公司也比较少,所以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成本上的压力。

而且每家公司的经营战略不同,不是每家保险公司每年都会拿出几十亿的预算来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

就像前几天坐的几趟被各个保险公司刷屏的地铁,一趟列车没有几百万广告费是下不来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四大上市险企2016年广告宣传费用支出达241.61亿元,日均6619万元的广告费最后都会均摊到每一个消费者身上。

而纯保费就是以经验发生概率为基础进行精算分析所得出的保险费,理想状态下,这些纯保费会被保险公司灵活使用,关于保险公司如何使用这保费,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这些投资方式基本是可以保证保费得到合理利用,并为保险公司制造可观的收益。

保险公司本身也是一个商业机构,但任何保险公司都会在监管的要求下合理区间内使用投保人的保费,都不会对赔付产生影响,这一点,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2预定利率

从1999年93号文公布后,中国的人身保险市场预定利率一直维持在2.5%以内,所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各家保险公司费率和责任差别都不大。

这些重大的变化来自于2013年8月1日保监会的一个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3年8月1日,保监会2013年62号文发布,非常重要的三条内容是:

第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

第二,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

第三,保险公司开发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高于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评估利率上限的,应按照一事一报的原则在使用前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批。

在中国保监会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之前,保险公司不得再次报送新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审批。

从以上第一条可以看出,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的。

更高的预定利率,意味着保险公司承担了更大的成本和投资风险,而大家得到了实惠。更低的预定利率,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减轻了,但我们就需要支付更大的成本。

话术破解

卖:保险公司出的保险产品都是在保监会的监管下出的,各家保费不会差太多,我们公司的产品已经是全中国性价比最高的了,我从事了10年保险,张哥你找我买保险一定不会错的。

买:可我看有的公司和你们责任差不多,保费低40%多呢。

卖:都是小公司,理赔难

买:你刚刚不是说所有保险公司都在保监会的监管下吗?

卖:....

2013年是中国保险业的一个分水岭,寿险预定利率改革之后,中国寿险业的产品价格普遍下调,极大促进了保险行业的整体发展!

目前中国的保险业还很落后,经过了两次费改,新兴公司的产品往往更能适应这个潮流,所以在产品上更能创新,更有费率优势。费率,是保险的核心要素。

很多公司调头难,尤其上市公司,有利润方面的考虑,有人问我,某些公司为什么定价比市场高一些?那是因为这样它的利润最大。

不同的公司在销售的时候策略是不同的,有的喜欢高举高打,而有的喜欢薄利多销。老实说我对哪种方式都是认可的,这也体现了不同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

3监管

2007年中国保险业协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统一下发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根据《规范》要求,各保险公司但凡是重疾险的产品,必须包含6种必保疾病,和19种可选疾病,加起来,共25种重疾,各家公司无论名称还是释义,都是一模一样的。

保险行业规范的25种重疾事实上已覆盖了人一生人一生发生重疾概率的98%。

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方便群众理赔,各地监局加强服务监管,纷纷引导行业推行理赔时效承诺。

《保险法》也有针对理赔时限的要求,30日务必结案。保监会官网看各家保险公司目前实际理赔时效,平均2.69天。

很多人都期望买到少花一点钱,容易理赔的保险。

我们买的保险,本质就是和保险公司签订的一份合同,关于保障内容、理赔约定,从签订的那一刻起,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了。

理赔和公司大小、规模、知名度,在我看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是否能够理赔取决于合同条款本身。

大公司也不乏性价比高的产品,小公司也有坑爹的产品,选择一份保险产品,我们要明明白白的知道这份产品的保障范围是什么,市场上类似的产品有哪些,都有哪些差异。

而不要盲目的把高价格与高保障划等号。

我特别担心大家由于过分相信某个品牌,而盲目的信任这个公司旗下的全部产品。就算同一公司的产品,产品种类也参差不齐,如果自己并不掌握挑选技巧的话,盲目选择入坑的几率非常大。

总结

作为保险从业人员,我们秉承专业的原则,所说的每一句话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而不是用所谓的话术去讲给客户。

市场上几十家保险公司,很多产品费率责任都是不一样的,客户选择哪个都没关系,我们尽量客观的予以分析和介绍,最终客户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来选择,从公司品牌、产品费率,保险责任、保险公司的服务几个因素来综合衡量,然后选定自己理想的方案。

而不是一直在销售过程中强调所有公司价格差不多,这样是有失专业水准的,也是片面的。

回答2:

想要了解“为什么不同的保险公司,为什么保费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就不得不说一下什么影响保险的定价呢?

一、保费构成

以大家常用的手机为例,根据品牌、配置的不同,不同品牌的手机价格相差很大,买保险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目前虽然有近 200 家保险公司,但每家公司成立时间、人员结构、营销策略都有极大的不同,所以才导致了价格上的差异。

我们每年交的保费,主要是受如下因素构成: 

这张图很明确地显示出,保费是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大块构成的。

二、纯保费

纯保费是保险公司拿来理赔和投资使用的,主要包含 风险保费 和 储蓄保费 两个部分。

  • 风险保费:专门用于赔付承保期间出现的理赔费用,虽然这部分费用无法具体确定,但却可以大致估算。

比如一个人未来一年内发生意外的概率很推测,但对于 1000 万个人一年内发生意外的次数,相对来讲是一个固定值。

  • 储蓄保费:这部分是保险公司专门留出来,用来赚取投资收益的。

由于投资风格不同,不同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会不一样,深蓝君在《2018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分析,什么是三差?保险公司盈利模式解读》一文中,搜集了过去几年保险行业的投资与收益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三、附加保费

附加保费主要是保险公司其它方面运营的成本。这就像开了一家超市,除去基本的进货成本,还有很多其它的开销要考虑。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需要考虑到场地的租金、员工的工资、电脑 IT 设备、巨额的广告投入、销售的佣金等。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要预留一部分的利润,具体留多少,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有关,有的喜欢高举高打,有的喜欢薄利多销。

这两种策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不同公司之间的竞争手段差异而已,就像几年前小米手机,凭借性价比高的优势,现在也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四、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不同公司产品价格的差异,是由经营成本、销售策略、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并通过复杂的计算下得到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

拓展阅读:

《为什么不同公司,保险价格差异巨大?》

《2018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分析,什么是三差?保险公司盈利模式解读》

回答3:

同样保额,有重疾单次赔付的,也有多次赔付的,还有些产品可以附加癌症二次赔付。重大疾病多次赔付或者癌症多次赔付的价格就高些。
跟是否保障身故有关。如果附加身故责任,重大疾病或者身故都会赔付保额。这就比单纯保障疾病的保险产品贵些。比如储蓄型保险就比消费型保险价格高。
品牌溢价。公司经营或者运营成本的提高,也直接影响了价格。比如有些公司的广告费用。

回答4:

一款保险产品的保费=【纯保费】+【付加保费】

1、先说纯保费

不同公司经营风格、经营战略不会一样,同样的疾病假设发生率都会有差异,以重疾险为例,疾病发生率也都是根据历史经验数据来定价的,未来真实发生率偏高、偏低或者符合预期都是有可能的,那么经营非常稳健的、定价话语能力强的,自然定价更加保守比如国寿平安等头部公司定价就非常的保守。别跟我说保监会重大疾病发生经验数据,那只是参考!

2、影响最大是的附加保费

附加保费就包括运营费用、销售费用以及股东对新单价值追求(也就是长期利润)。“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三高一低这是行业长期共性问题。大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较高的公司最为明显,比如从总、省、市、县开设分支机构,这些是需要大量的管理成本,人员大进大出虚挂人头明显,这也是要耗费大量的销售费用,说句公道话,其实每单代理人能拿到的佣金真的不高。至于什么上市公司广告费,相比较管理费和销售费用,那是小巫见大巫。

回答5:

为什么不同的保险公司,价格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