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求助: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有哪些?

2024-11-26 21:52:1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对“学习习惯”的理解

习惯是人的重要的心理素质。积极的、良好的习惯是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则构成了人的不良的心理素质。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学生学习态度、方法、能力和方式的综合表现。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内在需要。习惯形成以后,不需要别人的督促和提醒,不需要运用意志力的努力,就能自然按照已经形成的行为方式操作。

学习习惯有四个主要特点:即稳定性、自动性、约束性和可塑性。稳定性是指习惯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环境中不容易改变的特点;自动性是指习惯形成后对个体的作用具有自发性,个体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习惯的行为方式操作;约束性是指习惯对非习惯行为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可塑性一方面指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习惯形成后可以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指习惯不具有遗传特性,是后天习得的。

伟大的思想家培根在《培根论人生》一书中这样论述习惯与命运的关系:“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即使是人们赌咒、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 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构成学习习惯有四个基本要素:

学习态度,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包括动机、兴趣、爱好等;

学习方法,是学习的策略系统,包括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应试等方法;

学习能力,是学习的调控系统,包括学习计划、反馈、调节、优化、控制等;

学习方式,是学习的行为系统,即学生以何种方式组织实施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学习反馈、学习评价等。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习惯培养,改变学生目前被动学习甚至厌学、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进入以“乐学”、“会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状态。

二、学习习惯既是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因素,又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

学习习惯对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学习到底有无影响?有多大影响?高中学生业已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还能否改变?这些问题是高中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理论界和教学实践对此问题已经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结论趋向一致:学习习惯既影响学生终生发展又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高中学生的不良习惯在正确指导下是可以改变的。

资料一:王极盛先生的研究。

王极盛先生是中国著名心理学家与创造学家,非常关注学生在高考背景下的行为偏差及相关对策的研究,被称为“中国高考研究第一人”。王先生对1560名高中学生(含200名高考状元)进行过“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的专项调查。

该调查提供的数据为:

认为不良习惯对学习产生严重影响的:7.5%

认为不良习惯对学习产生较重影响的:13.2%

认为不良习惯对学习产生中等程度影响的:20.1%

认为不良习惯对学习产生轻度影响的:32.7%

认为不良习惯对学习没有产生影响的:27.2%

结果表明:有72.8%的学生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地自己的学习成绩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超过1500人的测查中占比例如此之高是非常罕见的。

据此,王先生得出两条基本的结论:

第一,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从心理机制看,人格的完善和健全是关系人终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习惯是人格的基础,习惯经过一定程度的强化就形成了人格因素。良好的习惯形成的是健康的人格因素,而不良习惯形成的是不健康的人格因素。

第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资料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课题组的研究。

据资料介绍,该课题组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相关研究的课题组,他们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形成好的学习成绩的各种因素及比重”的调查,得到以下结论:

因素
习惯
兴趣
智力
家庭
其它

比重
33%
26%
15%
5%
25%

该调查为我们认识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影响提供了实证资料。

资料三:台湾省台中县大雅国民中学“关于影响学习的原因的调查”。

该调查将可能影响学习的因素分成8个因子共37个项目,学生在其中就每个项目是否影响到我的学习及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49.9%的学生认为“我平时没有复习旧功课的习惯”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有40.8%的学生认为“上课前我没有预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该调查得到的结论非常重要。“学业成就除了由教学促成外,还须依靠学习者自我学习策略的运用。成绩表现较好的学生通常均拥有较佳的学习技巧,而成绩表现失败的学生通常并不是由于能力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缺乏如何组织、统整和保留所学知识所造成的。”

资料四:对我校学生特点的思考。

毫无疑问,水果湖高中的学生群体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群体。近年来,我校部分教师对我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进行过一些调查和思考。在学生的生存和学习环境上,我校学生普遍拥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和良好的社会地位的背景,家长对学生有强烈的成功愿望;学生拥有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和教育背景但很少接收过真正意义的挫折教育,缺乏真实的挫折体验。这些既促使我校大多数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学段学习成绩能有很大进步(我校连续六年高考中取得高保优率即是佐证),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未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习惯对我校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

对我校学生典型的不良学习习惯的调查表明,厌学、不认真听讲甚至不爱进课堂、不认真完成作业、考试舞弊是我校学生学习习惯上最为突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

三、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需要,又是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大量关注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表明,教师职业信心的最大来源是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好象一面镜子,教师从学生的反映中观察自己,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或者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学生对教师的反映(态度)完全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感受而产生的,这就使教师对自己的行为的评价与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映有差异。从主体和客体观点来看,教师的自我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学生的评价相对来说要客观得多。因此,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认可并以此作为职业信心的基础是非常有道理的。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学生的成长来反映。从这个意义来说,既然学生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与学习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教师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

什么样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国内外的研究呈现出相当一致的结果。

资料一: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里克纳的研究结论

学生对老师的服从有三个条件:

老师要关爱和尊重所有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建立起自信心,使他们体会到老师是一视同仁者;

课堂内外表现出多问题处理使用一个标准,即处处体现出公平与平等,让学生感到老师没有私心;

当学生有成绩或缺点时,能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鼓励与批评。

资料二: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名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据此,保罗韦地概括出作为一个好老师的人格魅力的12个方面:

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学生。“他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耍。”

3、耐性。“他绝不回放弃,直到你能做到为止。”

4、兴趣广泛。“他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每天他会带回来少许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8、良好的品性。“我相信他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有赖于他。”

10、 坦率。“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 宽容。“他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 教学策划艺术。“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是因为他的指导。”

资料三:《中国教育报》在第18个教师节前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个“十种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调查,结果如下:

十种老师最受学生欢迎

一是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的老师。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

二是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能够关注并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

三是严而有度的老师。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他的管理总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心服口服,学生从心底里认同这样的老师。

四是善于把握机会的老师。善于把握教育机会的老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对学生能够换位思考。

五是做事有分寸,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职业化的教师,一定是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到学生身上,也不把不良情绪带回家。

六是风趣幽默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喜欢生动活泼而有趣的课堂。风趣幽默能让学生的课堂情绪处于良好的状态下,迅速地吸取知识。每个学生都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风趣幽默。

七是有宽容心的老师。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能够宽容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

八是以身作则的老师。身教甚于言说,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在关注,并进行评价甚至模仿。以身作则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

九是真才实学的老师。这种老师并不一定需要有多高的学历,但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十是注意自身形象的老师。由内自外散发的精神和气质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能感受到精神上的活力和朝气,使教师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融入学生群体,受到学生的喜欢。

资料四:龙泉中学关于学生厌学原因的调查研究

龙泉中学组织力量对该校部分学生的厌学现象进行了调查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厌学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家长的非正常压力、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等有关外,还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相关。该研究列举了以下会直接造成学生厌学的教学行为:

不相信学生,和学生互相怨恨,导致学生和老师对着干;

批评学生语言不当,经常伤学生的心,导致学生恨老师,不想学该学科;

上课风格死板、单调、枯燥乏味,激不起听讲的兴趣;

上课离题,经常讲与课程无关的东西;

不关注学生的情况,已掌握的内容讲很长时间,而不懂的问题一带而过;

布置作业量大质次,完成难度大;

作业不按时批改甚至从不批改,使学生没有写作业的积极性;

……

三、对本届教学主题年质量月活动的要求

1、选准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不可能在一次活动中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确实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习惯上的问题,同时又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结合实际,防止搞假大空。要避免将精力花在研究一些没有很大价值的问题和解决的可能性不大的问题上。

2、把握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

本次活动研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最终要形成以“乐学、会学”为特征的学风。但是,学生不是活动的主体。换句话说,研究的最后落脚到教师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落脚到学生要如何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全员参与,不当旁观者;认真投入,不敷衍了事

所有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争取在活动中有所收获。部分教师要改变“研究是少数老师的事,我只要把课上好就行”的错误思想,当积极参与者,不当旁观者。

4、分工负责,专家引领,起好带头、带动作用

本次活动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是相关研究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带领老师扎实开展工作。同时,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各级专家、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既是我校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又是专业引领队伍。既要起好带头作用,为其他教师做好表率,又要充分发挥在专业能力和修养上的特长,积极推动本次活动的健康发展。

回答2:

拖延

回答3:

经常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