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2024-11-24 15:57: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巴金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用生动具体的材料表现文章主旨的写法. 2,认识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理解人们对他的无限热爱和尊敬. 3,学习本文第一人称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选用生动具体的材料表现文章主旨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选用生动具体的材料表现文章主旨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七律·自嘲》,我们无不为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所折服,他处险而不惊的自信与乐观,他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他爱憎分明的伟大人格……但是,当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之后,人们又是如何沉痛的悼念他的呢? 二、作者介绍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三、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几个问题:
  正音:灵柩 馥郁 入殓 深堪1、本文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所回忆,所赞颂的人是谁.
  明确:鲁迅
  2、文章写的是什么事情,为什么说是"不能忘记"的,而且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明确:记叙作者才家鲁迅先生丧仪的见闻和感受,文章通过叙写各界人士及作者参加丧仪的全过程,表现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从侧面赞颂了鲁迅先生感人至深的伟大精神。
  3、以丧仪的过程为线索,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文章写作意旨,写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第二部分(第2—10段),各界人士瞻仰鲁迅先生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11—13段),先生遗体入殓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14—22段),先生出殡和安葬的情景.
  第五部分(第23—26段),赞扬先生伟大的人格.

  第二课时一、复习本文结构划分。
  二、文章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无限热爱与尊敬?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研讨落实学习重点铺路架桥。)

  三、作者为什么在瞻仰鲁迅先生遗容的千万人行列里具体写了秃顶老人、小学生、工友、盲人、穿和服的太太?
  (引导学生讨论认识课文选材的精当)
  秃顶老人,饱经风霜,突出了他内心的悲痛不可抑制。
  小女孩,小学生,突出了他们恭恭敬敬、天真诚挚的表情。
  杂志社的工友,突出表现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对鲁迅先生的尊敬。符合他的社会地位,也透露出他受压迫、受奴役的精神世界。
  盲人,突出他的“看不见“与”瞻仰“之间的矛盾。
  穿和服的太太,突出了日本人的民族习惯。
  写的人物虽然只有几个,却代表了男女老幼,中外国籍,富有和贫穷,文化界和劳动者等各个阶层。
  四、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各界人士瞻仰先生的情景,体会作者在写各类人时在起笔和落笔人有何不同
  有时从人物刚进灵堂起笔,有时从人物走出灵堂起笔,有时从人物在灵堂上默哀祷告起笔,有时以人物的动作收笔,有时以人物语言收笔,有时以人物的哭声收笔,有时又以作者的某种联想收笔,这样,避免了写法和语言的重复。
  五、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1,朴实,流畅,真挚感人而又富于变化.(以第二部分为例) 2,以我的身份叙述所见所闻所感,便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会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六,小结练习 这是篇回忆录,记叙作者参加鲁迅先生丧仪的见闻与感受,正面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无限热爱与崇敬,从侧面赞颂了鲁迅先生感人至深的伟大精神. 请阅读《鲁迅自传》,了解其为人与其伟大的贡献及其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
  七,作业思考 什么是回忆录? 文章的语言十分的传神,准确,作课后第四题. 文章中既有总又有分写,请找出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