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和葡萄糖是最常用的解毒剂,药物过量致昏迷的患者,应常规使用纳洛酮和葡萄糖。如果静滴Zmg 纳洛酮能使患者清醒,则可以诊断急性阿片制剂中毒。较少剂量的纳洛酮可能无效,但不应连续使用,除非已知患者是嗜食阿片成瘾者。如果估测Zmg 纳洛酮能使其脱瘾,则可以应用。乙醇等许多药物和化学制品会引起低血糖反应,因此最好予患者葡萄糖。 其他常用解毒药有毒扁豆碱以抗胆碱症状。只有抗胆碱能综合征诊断明确时,才能用毒扁豆碱解毒。如果先前曾按抗精神抑郁药中毒治疗,则应予很小剂量的毒扁豆碱解毒。
临床常用金属中毒的解毒剂有依地酸钙钠(铅的解毒剂)、二巯丙醇(砷的解毒剂)、二巯基丙磺酸钠(砷、汞的解毒剂)、二巯丁二钠(砷、汞、铅、锑、银、钡、铜、镍的解毒剂)等。常用汞的解毒剂有二巯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乙酰消旋青霉胺。有机磷农药的解毒剂:①胆碱酯酶复能剂常用制剂有氯解磷定、解磷定和双复磷;②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其中阿托品最常用。常见解毒剂的介绍与使用 二巯基丙磺酸钠 二 巯 基 丙 磺 ... 每日一次. 对促排汞、烷基汞、砷、铜有效.砷化氢中毒不用。
桃、杏、批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皆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甙酶。苦杏仁甙遇水,在苦杏仁甙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因此服食过量可以发生氢氰酸中毒(hydrocyanic acidpoisoning)。苦的桃仁、杏仁比甜的毒性高数十倍,生食数粒即可出现症状。氢氰酸中毒的原理是氰酸离子(CN-)易与三价铁(Fe+++)结合,但不能与二价铁(Fe++)结合,当其被吸收入血后,因血红蛋白含二价铁,故不与结合,而随血流运送至各处组织细胞,很快与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使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传递电子的作用,而发生细胞内窒息。氰化物可分为无机氰化物,如氢氰酸、氰化钾(钠)、氯化氰等,有机氰化物,如乙腈、丙烯腈、正丁腈等均能在体内很快析出离子,均属高毒类。很多氰化物,凡能在加热或与酸作用后或在空气中与组织中释放出氰化氢或氰离子的都具有与氰化氢同样的剧毒作用。工业中使用氰化物很广泛。如从事电镀、洗注、油漆、染料、橡胶等行业人员接触机会较多。日常生活中,桃、李、杏、枇杷等含氢氧酸,其中以苦杏仁含量最高,木薯亦含有氢氰酸。在社会上也有用氰化物进行自杀或他杀情况。职业性氰化物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其次在高浓度下也能通过皮肤吸收。 生活性氰化物中毒以口服为主。口腔粘膜和消化道能充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