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怎么办。

2025-02-24 14:18:1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单纯性肾囊肿通常为一侧单发,但也可是多发或呈小房性,极少发生于双侧,与多囊肾相比,在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都有所不同。
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renal cyst)是肾囊性疾病中最多见、症状最轻的一种,常见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而罕见于小儿,故有可能是后天性的。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多见于男性及左肾,常单侧发病,也可合并对侧肾病变。
由于单纯性肾囊肿发展慢,不一定损害肾脏,且发现时多数患者年龄已较大,近年来在治疗方面趋于保守。
1.无肾实质或肾盂肾盏明显受压 无感染、恶变、高血压或上述症状不明显时,即使囊肿较大,亦不主张手术,而应采取B超检查密切随访。
2.当继发感染时 鉴于抗生素能穿透囊壁,进入囊腔,可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失败无效时再考虑开放手术。
3.若证实囊肿有癌变或伴发肾癌,应尽早手术治疗。
4.囊肿直径大于4cm时可行穿刺和硬化剂治疗,硬化剂的选择应慎重。四环素具有硬化和预防感染双重作用,疗效达96%,副作用小。磷酸铋疗效亦佳,44%囊肿完全消失,52%缩小,无严重并发症。
5.当上述处理无效,症状或囊肿感染明显时,可行囊肿去顶术或作肾部分切除术。
6.如因囊肿导致患肾严重感染,肾功能已严重受损而对侧肾功能正常时,可作肾切除术。
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必须综合考虑囊肿对肾脏和全身的影响,并视囊肿的发展而定。若上述情况并不明显,宜密切随访观察,不必急于治疗。
(二)预后
本病一般无临床症状,不影响肾功能,因此预后良好,也不影响患者的寿命。

回答2: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与外界不相同的囊性病变,治疗肾囊肿首先要看,囊肿的大小和数量,再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

回答3:

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没有治疗肾囊肿的特效方法。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无症状者应经常进行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包括内生肌酐清除率。一侧肾实质广泛破坏,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行肾切除术。

回答4:

长久以来,临床上对于治疗肾囊肿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小囊肿,身体没症状,生活不碍事,那就不理它,任他自生自灭;囊肿较大(通常3~4厘米以上),腰痛、腹胀、尿血等症状出现,不能耐受,那就做手术。手术不外乎有两种,一是去顶减压,二是穿刺抽液。想来肾囊肿病人在去就医时,医生都是如此告之。
然而,一旦肾囊肿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时,往往意料不到自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结局。平素身体很健康,偶然体检查出肾脏有囊肿,仅1、2厘米大小,那么医生会说,“囊肿很小,不用治疗”。大多数人一听不碍事,由此放松了警惕,饮食不注意、也不做定期检查。几年过去了,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而就医时,囊肿已经渐渐长大了。再比如,肾囊肿过大才被发现,尤其是囊肿已经长到了8厘米以上,做了肾囊肿手术后,没几年囊肿还会增大。因为医生指导肾囊肿病人做手术或不用处理时,并没有告之其手术后囊肿易复发、不用处理囊肿则将不断增大等弊端。
囊肿小听之任之不行,大囊肿单纯手术容易复发也不行,肾囊肿的治疗到底如何进行好?对肾囊肿病人而言,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自身囊肿处于不同的阶段,必须有针对性的选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这个问题,食疗方法较为理想,每天搭配吃些“瑞芝堂蛹草”食疗化解。病人需慎重对待,权衡不同治疗方法的利弊,以免病情反复和囊肿不断增大对肾功能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加速病情恶化;也避免了囊肿不断增大,不得不面对的手术治疗复发问题。

回答5:

很多人在肝或者肾当中都能发现小的囊肿,即使小的时候没有发现,随着生长发育的完成,会逐步显现出来。一般而言只要囊肿不是很大,而且数量不多,可以不做处理,食疗即可。比如吃点药用真菌“瑞芝堂蛹虫草”,其性温和而无毒、无火,能改善肝、肾、肺等脏器的细胞动力学状态和总体代谢,有利于体内有毒废物或其它药物残毒的排除。
医生一般会要求患者注意随访,意思就是说定期体检的时候注意一下(例如一年检查一次),看看囊肿是否有扩大。如果没有变化,以后基本上就可以不去管它了。
如果不断地变大,而且大到一定程度并有临床症状,那么就要进行治疗,治疗也很简单,通过超声介入的方式进行穿刺,将囊液抽吸出来并且注入无水酒精破坏囊壁,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几次囊腔即可,不过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