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尝百草 艺术高明
他发明了石大夫
1、在医药界孙思邈被称为之“药王”,真可谓是旷世千古,上下几千年,无人与之媲美。
孙思邈在药物发展史上所作的贡献,源于他亲自去采药、尝药,不但发现了新的中药材品种,还结合前人的药方,并吸取民间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问世,可以说代表着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特别是一些来自民间的药方,材质都比较容易采集,价格也低廉,小钱治大病赢得了老百姓的欢心。
2、孙思邈的心都在中草药上,用毕生精力研究医学,在永徽三年写下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后又补充写了《千金翼方》,不但没拿到稿费,更没有那些撰写《唐本草》的鲜花和荣耀。可他写的这两部书老百姓认可,里面记载的五千三百多个药方,无论是从病因辩证上,还是在对症下药上,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成为了公认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3、预防疾病是孙思邈一再强调的,为此他经常深入到山区,为山民耐心开导,有时采药吃住都在山民家,走到哪儿都备受欢迎。孙思邈说讲究卫生可以预防疾病,提倡早晚做按摩,练气功和打太极拳,切忌暴饮暴食,吃饭要晕素搭配。在妇科和儿科上,孙思邈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难产和产后的一些病,开发的药方对症施治,推动了妇幼保健的进展。孙思邈在针灸方面也提供了不少经验穴,他所救治的一些疑难杂症,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的中国针灸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着孙思邈不可磨灭的贡献。
4、最重要的还是医德,孙思邈不为名不为利,治病不分穷富贵贱,一视同仁,他自己也不骄傲自大。《千金方》里面记载,有用葱管抽胸腔出血的,有用水蛭吸眼睛充血的。这样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孙思邈突遇急症患者,能够随手就地取材救治,辨证选药之准确,博学多识,被老百姓尊称为“药王”!
5、孙思邈死后,人们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群众都要举行庙会,以经念孙思邈为中国医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从35岁开始一生长服灵芝,101岁无疾而终,用自己的一生见证灵芝的长寿之道,被后人称为"药王"。
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探索养生术,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