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挂
yī sī bù guà
【解释】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
【出处】《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常形容对问题揭露得深刻明了。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不;不能读作“hū”。
【辨形】挂;不能写作“桂”。
【近义词】赤身裸体
【反义词】衣冠楚楚
【例句】工作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一册图书的插图有~的女人彩照;当即查封了这家书店。
挂一漏万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uà yī lòu wàn,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语出唐·韩愈《南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