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通过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已被大众所熟知。但人们常常都不知道,一般通过刷牙只能清洁牙齿暴露部位,对一些隐蔽部位,即两科牙齿相接触的部位,由于位置隐蔽,牙刷的刷毛不能很好地进入,即使我们非常仔细地刷牙,也不能清洁这些部位,导致这些部位成为卫生“死角”。有些人首先人首先会用牙签,确实牙签可以进入牙邻按面,把牙缝的食物残渣楸出,但牙签表面比较粗糙,不符合口腔保健的需要。在使用的时候,容易损伤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血,久而久之,容易引起牙龈退缩。那么,用来保持牙齿邻面卫生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牙线。
牙线一般用棉、丝、尼龙或涤纶制成,市面上已有成品销售。(屈臣氏)。牙线选择时要注意粗细合适,太粗不已通过牙间隙,太细牙线容易断裂。牙线分上蜡或不上蜡两种。上蜡牙线一般用来去除牙齿邻接面的食物残渣和污垢,但对于粘附在牙面上的细菌团块不已去除。不上蜡的牙线,由于较小,所以比上蜡牙线更容易通过牙与牙之间的接触区。有利于去除牙面的细菌。
牙线如果使用正确,不但能有效保持牙齿邻接面的清洁,而且对于一些嵌塞在邻接面的食物,也能有效的去除,又不会损伤牙龈。如果再与刷牙结合起来,就能很好保持口腔的清洁健康。
据资料显示:大多数人认真刷牙后也总会有30%~40%的牙面刷不彻底,尤其是那些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因牙齿里出外进,拥挤重叠,一般的刷牙很难将这些牙齿各牙面刷干净。如果能正确掌握牙线和牙签的使用方法,就会弥补这个不足。
1. 什么是牙线?
牙线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洁牙用具。牙线多用尼龙、涤纶或丝线制成,口腔科专用线一般涂有蜡,有些还涂有芳香剂和氟化物, 牙线大多是扁形的, 不宜太粗或太细,用以剔除牙刷不易刷到的牙缝中的食物残屑和牙面上的软垢。
2. 正确的使用方法:
(1)抽出一段牙线(约长30厘米),将线两端缠在左右手中指上;
(2)用食指与另一只手的拇指绷紧牙线,两指间的距离约5厘米;
(3)用缓和的拉锯样的动作,将牙线拉入两牙之间,牙线轻轻通过两牙之间接触点,使牙线紧贴在牙面上,上下内外牵动牙线,嵌塞的食物即可随牙线的移动而被带出, 把牙线紧贴牙面成"C"字形,缓和地从牙根向牙冠方向移动,即可清除附着在牙邻面上的牙垢和菌斑,每一个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直至牙面清洁为止。
(4) 拉锯样动作取出牙线后,漱口,以去除遗留下来的菌斑和食物残渣。
3. 注意事项:
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龈。要用不同节段的牙线进入不同的牙缝内, 保持始终以清洁的牙线去除邻面菌斑。
4.那些人适合使用牙签?
牙签是一些中老年人的必备品,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牙龈炎、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大而导致牙周疾病。牙签最好在牙间有空隙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如果牙龈乳头正常,牙签只限于用在牙龈沟内,切不可将牙签用力压入牙间乳头区,因为这样会使本来没有间隙的牙齿间形成缝隙,食物更容易嵌塞,再用牙签去剔,久而久之,成为恶性循环,使牙间隙增大,牙龈乳头萎缩,既造成牙周病又影响美观和功能。
5.正确选购:
牙签以硬质、不易折断、光滑无毛刺、横断面扁圆形或三角形为佳,尖端略细,最好是购买市售成品牙签,要注意保持清洁。不合格的牙签则容易损伤牙龈。
6.正确使用方法:
(1)每天一次或每餐后进行。
(2)牙签以45度角进入牙齿与牙龈之间
(3)尖端指向咬合的方向,侧缘接触于牙齿间隙的牙龈。
(4)顺着每个牙缝的两个牙面慢慢滑动,用力不可过快、过猛
(5)用牙签的侧缘沿着牙面刮净牙面,特别是在凹的根面和牙根分叉的部位,可用牙签尖及侧缘刮剔,并可将牙面磨光。然后如果有食物纤维嵌塞,可做颊舌侧穿刺动作,将食物剔出
(6)最后要漱口
7.注意事项:
剔牙要选择合适的牙签,使用正确的方法。有人塞牙后急于剔除、随便操起什么就剔,如小刀、火柴棍、大头钉、发夹等,这不仅对牙齿和牙周组织有害,还会加大牙齿间的缝隙,造成更加严重的塞牙。
口腔科医生提醒您注意:有条件的情况下(尤其是无大的牙间隙的中、青年人),应尽量使用牙线,这有利于口腔健康的长期维持。
应当使用硬质、不易折断、光滑无毛刺、横断面扁圆形或三角形的合格牙签。
不要用不合格的牙签。
将牙签沿着牙面慢慢地置入龈沟(牙间隙)底部,再向舌侧轻轻推出食物残渣,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损伤牙周组织。提倡饮食后约15~20分钟漱口。漱口时,一定要闭上嘴,用一定的力量鼓动颊部,使漱口液从牙缝中内外来回流动,将食物残渣及污物冲洗出来。牙缝里嵌塞的食物残渣实在漱不出来,可以用牙刷刷,或用手帕、毛巾按在食物所塞的部位轻轻一擦就可以出来,这样既促进牙的新陈代谢,又有强齿固齿之功效。
本报讯 不少人饭后爱用牙签剔牙,但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医师王鹏飞表示,若牙周健康、牙齿间缝隙较小时,切不可用牙签强行插入,否则易致牙周疾病,“其实,饭后最好的牙齿保健方法是刷牙”。(文/王烁)
参考资料:饭后剔牙不如刷牙(快乐老人报)
http://bao.laoren.com/html/2015-08/24/content_2860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