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汽车是如何加油的?有加油站吗?如果没有的话又是怎么加油的?

2024-12-19 19:02: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民国时期是有加油站的,并不是现在常见的这种加油站,确切地说是储存油的地方,通常是集中在沿海各个港口,而那时候加油也没有自动计价的加油机,通常是先从大油桶中装到带有长嘴铁皮的油桶里。

加油站所采用的加油机的规模种类很多,从机械式、电子式直到电脑自动加油机。加油机的流量可分为50-60升/分和80-90升/分两种。小流量的加油机适用于小轿车、面包车加油;




加油站历史背景:

在抗战爆发之后,民国时期还出现了油荒,导致了油极其昂贵,为此当时政府还提出了“十万青年十万军,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足见油的紧缺。

但是在民国时期,天然气也很少,那么相对较多的是炭,所以当时为了让汽车跑起来,就出现了“油改炭”。

回答2:

民国时期是由加油站的,但是并不是现在的我们常见的这种加油站,确切地说是储存油的地方,通常是集中在沿海各个港口,而那时候加油也没有自动计价的加油机,通常是先从大油桶中装到带有长嘴铁皮的油桶里,然后再加入汽车里。

所以民国时期加油是一件比较慢的事,在加油的场所排起长龙也是民国时期一道相当具有特色的风景线。

扩展资料:

在抗战爆发之后,民国时期还出现了油荒,导致了油极其昂贵,为此当时政府还提出了“十万青年十万军,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号,足见油的紧缺。

但是在民国时期,天然气也很少,那么相对较多的是炭,所以当时为了让汽车跑起来,就出现了“油改炭”,这里的炭就是木炭,其原理就是利用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让产生的一氧化碳在汽缸里燃烧,就可以让发动机运转了。

回答3:

  直径60厘米,高95厘米的圆形铁皮油桶,立放。上面只有一个7厘米出入油的圆孔,有螺扣,可以拧上和桶体同样材质的圆盖子。
  注入油时,将其放在储油罐旁边,在储油罐上摘下胶皮管子插入桶内,再打开储油罐输出阀门就可以。人工看护,快满时关住阀门即可。方便运输。
  往汽车里加油时,有一个铁皮制的“打油器”,打油器下端提油管可达桶底,提油管下端有些小圆孔可以进油,提油杆儿下头儿不但可达桶底,还有固定在提油杆儿上的皮钱儿,以便堵住进入提油管的油不下漏;提油管上端是一个高30厘米、直径25厘米的下锥形铁皮桶与提油管相连,提油杆儿的主杆儿是10个的圆钢棍儿,最上头焊接一个哼把儿,便于手抓,提油杆儿最长;打油器下锥形处有一个5厘米直径外接口,向外接出里5厘米、外3.5厘米,且最外头儿下弯30度的同样铁皮的接嘴。往外打油时,把一个椭圆形铁皮加桶放在一个高板凳上,加油桶高40厘米、宽25厘米,上面有铁提系、一头儿扁处有和打油器下锥形外接管嘴一样,但安装方向相反的接嘴,另一头儿扁处中下方焊接一个口儿向下开的半圆形抬口,便于手抠住上抬。
  人一手扶住打油器,一手上下提动提油杆儿,油如加油桶就可以了。人提加油桶到汽车油箱处,旋开油箱盖,加油桶嘴少入油箱口,一只手抬动加油桶半圆抬口,油徐徐入油箱,加到正好为止!!!

回答4:

一般没有加油站,但是有油库。从油库提桶油,灌进去就可以了。

回答5:

这个问题提的好,虽然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