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美国作家罗兰.怀德写的《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是“小木屋”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美国的南北战争结束后,掀起了到西部拓荒的热潮。罗兰当时是个两岁的小女孩,就开始跟着父母拓荒。到她成为老奶奶的时候写下了九部自传体的小说,被人称为“小木屋”系列。
《草原上的小木屋》主要描写了罗兰一家人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驾着篷车,经历了重重困难搬家到堪萨斯大草原居住的故事。罗兰一家人,是当时第一代西部拓荒者的缩影。他们一家人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但也时时存在着威胁和危险。熊熊燃烧的草原大火他们不怕,重建屋子的辛苦他们不怕,被狼群包围的威胁他们也不怕……他们用智慧和行动勇敢地克服了种种困难。
一个个小故事,优美而顽强,生动而光彩。我喜欢书中的人物:有一双巧手、爱唱歌谣的爸爸查尔斯,活泼可爱、喜欢梦想的罗拉,赤裸骑马的印第安小孩。也喜欢书中关于风景的描写:散发原始气息的大草原,宿营地繁星点点的天空。它给我的启迪比任何一本书都多。
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罗兰一家人坚强的意志与毅力。他们经历的是常人不能经历的,他们在途中受到过伤害,可他们没有哭泣,也没有放弃,他们选择了坚强。他们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而那简陋的小木屋里却充满了爱,装满幸福。
这告诉我们,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一定要有爱,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到底的决心,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可是我们现在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从小有爷爷奶奶的照顾,爸爸妈妈的呵护。父母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营养的饭菜,美丽的衣裳,还有随时可以吃的零食。我们也看了不少书,学了钢琴,舞蹈。但是每当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我们少了一种信念,少了一种坚定,少了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我遇到一些难的奥数题,偶尔做不出来时就会气馁,不愿深入思考。读外语,遇到长一点的课文也因为怕困难而不能坚持。我缺乏的就是书中罗兰一家那种勇敢向前、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学习他们那种精神,一定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一定能战胜“懒惰”的我,成为“勤劳”的我。“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人要像珍珠贝一样,把“困难”磨成最大最美的珍珠。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罗兰·英格尔斯·怀德的作品,描述了她在草原上生活的一段经历。这本书以她的父母为主角,通过他们的冒险和奋斗,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狼群在故事中是一群被人类追逐的野生动物,而这个情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高潮。
主要内容:
故事中,英格斯一家在草原上建造了自己的小木屋,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随着冬季的临近,食物和燃料的短缺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艰难。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深入狼群出没的森林去寻找木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们发现了一群狼正在附近的森林中觅食。尽管心中充满了恐惧,但他们还是决定与狼群进行交流,并顺利地取得了狼群的信任。这段经历让他们对自然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感想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故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感动。英格斯一家展现出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他们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和谐。与狼群的接触让他们更加明白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此外,故事中的亲情和友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格斯一家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相互扶持,这种亲情的力量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同时,他们与邻居之间的友谊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善良。
感动之处:
在书中,我最感动的部分是英格斯一家与狼群的交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狼群出没的森林去寻找木材,途中遭遇了各种困难和危险。然而,当他们发现狼群时,并没有选择开枪或逃避,而是选择了与狼群进行交流。这种勇气和智慧让我感到无比敬佩。
此外,当狼群发现英格斯一家并没有伤害他们的意图后,也逐渐放下了警惕,甚至开始帮助他们。这种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之情。
总结:
《草原上的小木屋》通过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并不孤独,每一种生物都是自然界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爱护生命,与它们和谐共处。同时,书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温暖。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儿童文学佳作,也是一部能够让我们受益终身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