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意义及价值

2025-03-21 09:43: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优势
经济制度方面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方面体现了自身的鲜明“特色”。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全社会 所有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就是由全民所有制 (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所组成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建国后前三十年的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是类似苏联模式的。实践证明,单一的和过分超前的所有制结 构和分配模式是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是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经济体制方面的“中国特色”。在探索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同时,我们党还在经济运行体制方面作出了重要选择。根据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体制只能是计划经济。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我国经济体制基本上是按这种传统模式运行的。我们决不能否认,当年的计划经济模式在集中有限的国力完成重大建设项目上,确实显示过巨大的威力、发挥过巨大作用。苏联凭借不到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强大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横扫欧洲无敌手的希特勒法西斯军队。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短短五年时间内就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计划经济还曾使苏联和我国有效避免过西方国家周期性出现的经济危机。正是计划经济的这些优越性,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长期把它视之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计划经济的弊端越来越开始明显暴露出来。邓小平正是适应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经济运行新体制。从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破天荒的创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