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而科学?有效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打好科学探究的基础和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规律、本质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科学素养的主要手段,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主要载体,是科学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以往的实验课,学生吵闹、不讲究秩序,不能按时完成,结合学生特点,特提出“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有效性”这一课题。二、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希望学生能够像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不仅仅重视实验的结果;能够提高实验的规范性、有序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实验体验科学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三、研究方法调查法——对现行实验操作、科学教育教学体系进行调查分析归因。经验总结法——根据制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验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成果。案例法——不断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验证和思考设计的可行性。比较法——通过平行班的比较,得出实验的效果。三、研究周期一学年四、研究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五、具体研究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于实验教学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在实验课上很容易出现许多因教师引领不当而实际教学效果低迷的问题。所以在科学课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每位科学教师非常注重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为了让实验探究过程真正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增强实验探究过程的有效性,科学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课前老师要先熟练实验的操作。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熟练操作实验,并充分考虑到实验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提出应对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这样当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时,老师及时处理解决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2、实验材料的有效性。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说明了实验材料准备的重要性。“材料要发挥最大的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最优的材料,保证实验教学高效完成。3、设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有兴趣的实验,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效率也比较高。如果学生对活动缺乏兴趣,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能停留于表面,虽然有时探究活动显得热闹,但学生一阵忙乱后,活动就成过眼云烟,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因此老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将实验进行小的改动提高趣味性,教师在实验中帮助他们体验实验的乐趣,改变评价方式,等等。4、明确任务和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每一次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实验的效率。5、教师的有效指导。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并且爱动,经常实验做到一半就分心去做别的事情了,因此在学生实验时,老师要及时指导,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提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专心实验的好习惯,实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