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29 16:10: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当下国学热的几个原因
第一:对当下应试教育的不满。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的学校为目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立。就是这样一种一直沿用的教育制度,造成了学生的发展不平衡,忽视思想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的追求升学率。
而国学的精髓,正是以传统美德的培养为中心,从而可以弥补素质教育的缺失。国学教育不仅是最好的道德教育方法,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这是目前国学热的一个主因。

第二:政策的推动

因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专门的指导纲要。
这一指导性政策的出台,直接推动了国学教育在现有教育体系的进展,因而各个阶段的学校都开始进行不同形式的国学教育。甚至有的学校还专门办起了国学特色的班级,尤其是私立学校,把国学教育做成课他们的办学特色,以此来作为招生的噱头。
第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冲突
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荒芜。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进而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
第四: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对大陆学术界的反哺
他们以接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张在西方文化面前,应该完好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国民精神。例如:曾仕强、李敖、傅佩荣、王财贵等。他们著书立说,四处讲学,身体力行,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大陆学者也兴起了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儒家文化热和国学热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第五: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走出了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成分成为很自然的事。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的经济实力已经世界第二,科技、军事、政治等各方面都都在世界各种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自然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就逐日增长。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国学的兴盛是经济实力增长之后带来的文化自信的增长。

回答2:

学习“国学”的意义在于传承美德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国学热”的原因
国学,这种传统文化热,是我们对一百多年来批判和否定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反思,是对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后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人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以及人的身心矛盾冲突的道德呼唤。这股传统文化热,由各种因素促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因此,我们应该顺应这股潮流,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真正担当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答3:

学习国学的意义,就答者而言第一便是传承中华文化,让流传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至于在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被同化甚至遗忘。

其次便是一种以史为鉴吧!其实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古人也遇到过,并且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无论这种解决的方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都可以拿来当作一种参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国学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能更好的向前看。没有一个民族能在遗忘自己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走得更远,也没有一个民族能以完全遵照古制的方式行得更久。
国学热的原因主要是政策的宣扬与中华文化在其他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国学热的一个推动力是一些普通民众的跟风。

回答4:

意义就不用说了吧,弘扬中华优秀的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

原因嘛很多,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已然成为大国,而中国的人口比较多,就造成了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发展,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国现在爱国情绪高涨,加上政府一直重视优秀的文化,各个地方也都响应号召学习文化,

国学本身就是一门高深的学科,是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学不到的。

回答5:

“国学”的概念在20世纪初被我国学者提出,其最初的意义是指区别于外来文化的、中国本有的学术文化,在此后的文化论述中,国学渐渐用来泛指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指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为首的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不仅包括其物质形态,更是指一种观念、一种价值取向。它就像是基因一样长久的保留在民族意识深处,决定每一个人认知世界、观察世界、把握世界。国学能够在沉寂百年之后得以复兴,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国学热”反映出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其实与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和精神困扰密切相关。当下的国学热可以被看作是在当下中国在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三者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张力下进入人的现代化与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是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我国文化具有本土意识的表现形态。
国学当中蕴含着对现代社会人生具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内容,也为中华文化在多元背景下的世界创立良性典范。正如有学者所看到的,国学在维护社会良知,弘扬人文精神方面,缓解人类面临的三大困境,即人与自然的紧张、人际关系的紧张、人自身心灵的焦虑与紧张方面,将起到其他学说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