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层次交流”是什么意思?

2025-02-23 13:36: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精神层次的交流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精神层次分以下三个层次: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潜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地满足。

回答2:

是指一方带着自己的精神活动本身去考虑对方的精神活动,说直白点就是所谓的代入感和换位感。

  1. 情感:大脑的思维活动,生物体脑组织所释放的一种不可见的暗能量;元素:生命的组成部分,精神即“精气”与“元神”,是一种暗物质(量子物质)。

  2. 哲学上,精神的定义,就内涵方面而言:精神是过去事和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

  3. 精神物是过去事和物在现实中的记录。

  4. 精神事是精神物在现实中的重演。

  5. 精神是所有精神物类和精神事类的集合名称。

回答3:

在任何关系中,能够“精神交流”都是双方在一起最重要的驱动力。

朋友间能精神交流,才会被称为知己;母子间精神交流,才能没有隔阂。

精神交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极其稀缺——常常有意为之也行不通;但一旦与对方能产生精神共鸣,常常是现实问题所分不开的,也能跨过多数关系中常出现的问题。

所以,你若想跟一个人共度一生——要么对付将就,以“惯性”为主动力,麻木前行;要么灵魂伴侣,以“精神交流”为主动力,对方是你的千金不换。

多数人当然都会选择后者,但往往徒有决心,却少了能精神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