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 近几年,全球经济持续行进在中低速增长轨道,被称为“结构性低迷时期”。
报道称,分析人士表示,其背后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既有全球有效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有劳动生产率增长下降的因素,以及技术进步“双刃剑”的影响,等等。展望未来,未来5年世界经济很可能维持中速增长,间歇出现波动在所难免,并且不排除未来两年内出现全球性衰退的可能性。
当传统货币政策失灵或掉入“流动性陷阱”时,主要发达经济体史无前例地实施了所谓“数量宽松”政策,即央行通过购买资产方式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数量宽松”政策在挽世界经济于既倒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却并未根本解决全球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甚至还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在经历了2010年的“强劲”反弹之后,2012年至2016年间的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中低速增长时期,鉴于这一略微低于长期平均增速的增长率是在超级宽松货币与财政政策条件下取得的,故有经济学家称此时段的世界经济处于“结构性低迷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