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
症状是在玉米中部的叶鞘或者茎基部茎秆上发生水浸状腐烂,引起组织软化,并有腥臭味。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 期开始发病。首先植株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出现不规则的水浸状 病斑,病菌在浸染茎秆和心叶的过程中,造成生长点组织坏死、腐烂,并散发出腥臭味。病株容易从病部折断,不能抽穗或结实,一 般发病率即相当于损失率。降雨有利于发病,特别是连续干旱后突 降暴雨或暴雨后骤晴,田间湿度大,病菌侵茎率高;害虫发生严重、地势低洼等也是造成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玉米茎腐病是细菌引起的病害。病原细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在田间病菌随气流和风雨传播蔓延。病菌主要从伤口和叶鞘间侵入。气温28〜30°C,空气相 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温度34〜35°C,病害扩展最快,气温下降至26°C以下时,病害即停止发展。华北地区玉米连作,土壤 内存在大量细菌,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多雨,潮湿闷热,叶 鞘积水,最有利于病菌侵染,所以夏玉米多发病。低湿黏土地,氮肥过多,植株生长柔嫩,或者过多追施未腐熟的肥料,灼伤茎基 部,以及中耕松土造成机械损伤等,均会加重发病。防治方法:及早清除病株,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培土,促进玉米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防 治害虫,减少伤口;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77%氢氧化铜可湿 性粉剂6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 000〜5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