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量多还是中线调水量多

2025-02-23 05:02: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东线一期设计调水量89亿立方,运行五年(2015—2019)累计调水量47亿立方,平均每年调水量9.4亿立方,仅为设计调水量的10.56%,已经彻底失败了。反观中线,运行六年(截止2020年11月3日)累计调水量340.6亿立方,东线仅为中线零头。

回答2:

东吧

回答3:

东线调水工程工程规划的总规模为抽江流量1000 m3/s;年供水量186亿m3,其中过黄河400 m3/s,90亿m3;抽水泵站总装机容量为88万kW,年平均用电量35亿kW.h。根据受水区供需水量预测,规划的工程规模拟分三步实施。详见表2。
2、中线调水工程
汉江是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汉江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91亿m3,目前流域内各种用水的实际耗水量为37亿m3,仅占6%,水量较为丰富,有余水可北调。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天然入库径流量409亿m3,约占全流域70%。现水库已建成初期规模,发挥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效益,,也初步具备了调水条件。按原规划完建后期工程后,可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增大北调水量。可行性研究阶段,考虑调水和汉江中下游提高防洪标准的需要,推荐加高丹江口大坝至后期规模,近期先实施汉江中下游局部补偿,调水145亿m3, 最终实施中下游全面治理,调水220亿m3。中线工程分期实施方案见表2。
3、西线调水工程
西线调水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引水工程拟定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年平均调水量为145~195亿m3,其中通天河为55~11亿m3,雅砻江40~45亿m3,大渡河50亿m3。西线工程的供水范围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和山西六省(区)。主要任务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和解决西北地区、华北西部地区工农牧业生产和城乡人畜用水。

东线调水量多

回答4:

“南水北调工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是指把长江流域水资源自其上游、中游、下游,结合中国疆土地域特点,分东、中、西三线抽调部分送至华北与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1] 。
工程方案构想始于1954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自此,在历经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基础后,调水方案获得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2] 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