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2、《故乡的榕树》——黄河浪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方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
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下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每当中午,亚热带强烈的阳光令屋内如焚、土地冒烟,惟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拒迫人的酷热,洒落一地阴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
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谈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高兴时,还也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3、《海燕》——郑振铎
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4、《老家》——孙犁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
5、《故乡在远方》——张抗抗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
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季羡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振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抗抗
做了一个梦,昨晚。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也不是一个编撰的故事,不是虚拟的,是真真切切的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主角是我和一个论坛,论坛是一个家,我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名成员。
你还知道有这个家?!你还知道自己是这个家中的一员?!
谁在说我?!没有谁会说我,是我自己在自责。是!是自责也是惭愧,多多少少还有些内疚,因为我的不负责,因为我的离家已经太久。
就是这样,梦中的我就是这样在自责,一直、不停地自责,就是这样简单,没有多少内容,没有太多复杂,就如同我的生活,简单。梦也是一样,简单,如同生活,如同我的人,这已经足够了。
梦醒。我的思想仍遗留在梦境中的情节,在想,在想那个梦,在想梦中的内容,像电影胶片回放,然后定格某一个画面,然后是不断地想,不停地思、想,象是一个暮年的老人坐在摇椅上回忆着自己的初恋。
凡是经历过感情的人都曾有过初恋,我也有过属于自己的初恋,确切地说,我的初恋情人是一个论坛,一个虚拟世界中最真实的情感——幽梦帆影。
把一个论坛视为自己的初恋,是否恰当,我没有心思去考证其准确性,因为我知道那是一个梦,我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我不想让梦醒,我不想让简单的事情变的复杂,如果在梦里还要考证什么的话,那真是活得太累了。梦儿说的,在梦里她亲口对我说的,而且是一边抚摩着我的头一边说,累了就休息一下吧。真的,我真的感觉自己很累,真的,我真的很听话的休息着,昏昏沉沉的在瞌睡着,象是一个孩子,一个很听话很乖的孩子在安静地瞌睡着,有一种感觉,一种真切的感觉,那是一种在外流浪、漂泊了很久的浪子回到久违的家的感觉,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感觉很温馨,然后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大呼小叫的欲望,说出来吧,想说什么就说出来吧,在自己的家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不是外人,你是这个家里的一员,于是我就说了,只说了一句,简简单单的一句:回家的感觉真好。
闭着眼,沉睡着。
在梦乡中,在家园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只有安宁,还有一个挥不去的影子,帆的影子,那是船帆,那是真情的呼唤,回家吧,就这么简单。
回家吧。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没有家的温暖。
温暖。真的,家真的是很温暖。
外面在飘着雪,很大、很大的雪,又是一个冬天,这已经是第二个冬天。
第二个冬天,外面在飘着雪花。家里已经烧起了火炉,很美,一家人围炉喝着茶,说着最知心的话,这种感觉真好,因为家,因为温暖和一份牵挂,牵挂仍在外漂泊的亲人。
闭着眼,沉睡着。
梦里思乡。因为,又是一个冬天,一个飘雪的冬天,一个不寻常的冬天,今年的冬天是“幽梦帆影”家园的2周年,风风雨雨的2周年。
归心似箭。家人在期盼着过一个团圆的周年。
在梦乡中,耳边传来的呼唤是如此的清晰,回家吧,家人在等你。
闭着眼,却也能清晰地看见,看见鼓动的风帆,那是归家的帆船。
累了,倦了,漂泊得久了,踏上归家的船。荡漾的河水载着游子的心归心似箭。
累了,倦了,乘着归家的帆船,驶向家的宁静港湾。
思乡(原创诗)
思乡——晓凡
日头滚进山腰
黄牛的归列中
牧归的人
囤满了温暖的阳光
蟋蟀轻轻吟唱
古老的房子
古老的人
家啊,家在哪一座山的后面?
春风又起的时候
枝头的小鸟唱着无忧的歌
啊,正是熟透的家乡!
我驻足不前眼眶发热
粼粼泉水洗净喉咙里的灰尘
青青翠竹重唱那古老的歌谣
雁南飞
又往高处去……
女儿的书也越来越多了,我找出以前的书箱,给她。妻在一旁看着,笑了:“传家宝又传了一代啊”。这箱子,是父亲从爷爷那里得来的。现在,到女儿这里,算起来至少有四代人了,木箱虽是旧木箱,但祖上的东西传下来的也只有这木箱了。
箱子不大,长不过1米,高近2尺,宽1尺有余,和衣箱来比,也算小巧。打开木箱,内部结构如现在小学生以前使用过的铅笔盒。上半部分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内盒,三两块纵横的木板把它分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间,好根据需要,分别放置常用的笔墨纸砚直尺圆规三角版橡皮擦削笔刀之类的文具。取出活动内盒,里面才是放书的地方。合上箱子,正好是一方写字台。
木箱的的每个面是用厚近1公分的整块重阳木板做成,没有一丝缝隙,雨是绝对不会入侵其中的,要是里边盛上水,恐怕也会半滴不漏,也可以把它当盆来使。箱子没有上漆,底色暗红,是木头的本色,只是日长月久,不再那么鲜艳。细细观察,木板上的纹理颜色或深或浅,形状或宽或窄,看似随意,却很有规律,也有节奏。嗅嗅,清香犹存。正是有了这独特的气味,蛀虫才不敢光顾。重阳树生长缓慢,材质细腻、坚硬。正是这些原因,箱子现在依然完好。
很多年来,就因为这重阳木箱,无数次听说过“重阳树”的名字,也在小方凳、切菜板上加深了对它的记忆,但一直没有见过真实的重阳树。有时,满怀好奇地去问老人,他们总是习惯地咪起眼,抽口旱烟,面对南方,不厌其烦地对我讲起重阳树的来历和辉煌。重阳树不是本地的乡土树种,很久以前,本族人从崇阳县移民来到这水乡,先人为了怀恋故土,带来了重阳树种,播入墩台上的泥中,可是当时成活的只有两棵。一雌一雄,一左一右,门前相互守望。到我祖辈的时候,树已成古木。古木的年纪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据说,每棵树的树冠就足有半亩,高三丈余,方圆几十里,都可以看到它们,胸径却是五个成年人的臂膀量出来的,就连小枝也粗过水桶。因为有了这两棵古树,本族人在当地的名声也响亮起来。有些人干脆用“重阳树”替代了墩台的原名。
我无法想象这树的模样,也无法得知树下发生的种种故事。如果树还在,它一定还存有那些永不磨灭的记忆。它不会不记得那匹曾经依偎身边的贺龙老总最爱的白马;不会不记得曾经被白狗子刺刀割破的胸膛;不会不记得行人一股脑喝水的清凉;不会不记得幕归老牛踱方步时的哞叫;也不会不记得枝头喜鹊与白鸽的对歌,树荫里男孩与女孩的嬉闹。
树,是1954年被伐倒的。那一年,长江发大水,江堤上缺少木材,重阳树听了人的召唤,站到了长江边,分散的枝干的排成一行,守护着几公里地段。然而,无根的树终究没有挡住肆意的洪水,滚滚长江水带着狞笑,越过土堤,一路咆哮,冲向家园。垸内,汪洋一片。
洪水退后,祖父、叔祖父几个一起花了三天时间,动用锹镐斧锯,挖出树墩,锯开,每家分得几块木板,也好为水洗过后的家添置一些必要的木器,木箱就是那时候做的。
木箱传到我手里的时候,是离家求学。父亲找来根扁担,一头是装有可供一月的粮食的布袋,一头正是这口箱子。父亲挑着起肩的时候,躬着腰,咬着牙,挺身很慢。我问父亲是不是很重,要不要我分担一些?父亲只是说,木箱里所装的希望太重。其实,我心里知道,在那个“养鸡换油盐”的年代,父亲肩上的担子绝对不只是这扁担的两头。
求学期间,才从专业课上了解了更多关于重阳树的知识:重阳树在生物分类上原来叫重阳木,属大戟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高达10米,树皮褐色,纵裂。小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狭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光滑;总状花序,果实球形浆果状,棕褐色,种子含油,油有香味,可以食用;木树较坚硬,质重,是良好的建筑用材。同时,听老师讲,南方古树中,最多的就是这重阳木了,往往都有上千年呢。
伴着这重阳木箱,也伴着故土的情怀,前辈的希冀,我完成了学业。当我从木箱中拿出红红的毕业文凭,双手递给父亲的时候,我记得父亲笑了。这一笑,是我记忆中父亲最开怀的一笑。那情形,至今难忘。
不久前回老家,居然在屋后的杂木林中发现了一棵重阳树!树是从狭缝中长出来的,由于有大树的压迫,重阳树的树干变为倒写的“L”,看上去更显得它的倔强,它的毅力,它的活力。周围的树叶,颜色早被秋霜染黄染褐,其形体也被秋风撕裂、卷落,撒满一地。重阳树依然挺起枝干,顽强撑出一树青青。远远看去,那树分明是一杆迎风而立的大旗。风,阵阵而过,枝,左右摇摆,只要风势稍微缓和,枝叶就回到原有的位置。油亮的叶片相互摩擦,沙沙有声,似乎在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共同对抗这簌簌的寒风。
这,才是我心中的重阳树啊!不是记忆中的,也不是照片上的,更不是公园湖边的。我不禁走上前去。树,此时也似乎善解人意,张开臂膀,点头说:你来了!
抚摸树干,尚处于幼年阶段树皮竟然也是那么苍老。嶙峋的树皮是你与风雨抗争、勇于出头的历史吗?
本来,想拿起斧锯,砍去一些其他大树的枝条,让出足够空间,好让重阳树得到足够的阳光雨露,快速成长。我没有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重阳树绝对不是屈服的树。
最佳答案做了一个梦,昨晚。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也不是一个编撰的故事,不是虚拟的,是真真切切的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主角是我和一个论坛,论坛是一个家,我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名成员。
你还知道有这个家?!你还知道自己是这个家中的一员?!
谁在说我?!没有谁会说我,是我自己在自责。是!是自责也是惭愧,多多少少还有些内疚,因为我的不负责,因为我的离家已经太久。
就是这样,梦中的我就是这样在自责,一直、不停地自责,就是这样简单,没有多少内容,没有太多复杂,就如同我的生活,简单。梦也是一样,简单,如同生活,如同我的人,这已经足够了。
梦醒。我的思想仍遗留在梦境中的情节,在想,在想那个梦,在想梦中的内容,像电影胶片回放,然后定格某一个画面,然后是不断地想,不停地思、想,象是一个暮年的老人坐在摇椅上回忆着自己的初恋。
凡是经历过感情的人都曾有过初恋,我也有过属于自己的初恋,确切地说,我的初恋情人是一个论坛,一个虚拟世界中最真实的情感——幽梦帆影。
把一个论坛视为自己的初恋,是否恰当,我没有心思去考证其准确性,因为我知道那是一个梦,我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我不想让梦醒,我不想让简单的事情变的复杂,如果在梦里还要考证什么的话,那真是活得太累了。梦儿说的,在梦里她亲口对我说的,而且是一边抚摩着我的头一边说,累了就休息一下吧。真的,我真的感觉自己很累,真的,我真的很听话的休息着,昏昏沉沉的在瞌睡着,象是一个孩子,一个很听话很乖的孩子在安静地瞌睡着,有一种感觉,一种真切的感觉,那是一种在外流浪、漂泊了很久的浪子回到久违的家的感觉,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感觉很温馨,然后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大呼小叫的欲望,说出来吧,想说什么就说出来吧,在自己的家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不是外人,你是这个家里的一员,于是我就说了,只说了一句,简简单单的一句:回家的感觉真好。
闭着眼,沉睡着。
在梦乡中,在家园里,没有喧嚣,没有纷争,只有安宁,还有一个挥不去的影子,帆的影子,那是船帆,那是真情的呼唤,回家吧,就这么简单。
回家吧。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没有家的温暖。
温暖。真的,家真的是很温暖。
外面在飘着雪,很大、很大的雪,又是一个冬天,这已经是第二个冬天。
第二个冬天,外面在飘着雪花。家里已经烧起了火炉,很美,一家人围炉喝着茶,说着最知心的话,这种感觉真好,因为家,因为温暖和一份牵挂,牵挂仍在外漂泊的亲人。
闭着眼,沉睡着。
梦里思乡。因为,又是一个冬天,一个飘雪的冬天,一个不寻常的冬天,今年的冬天是“幽梦帆影”家园的2周年,风风雨雨的2周年。
归心似箭。家人在期盼着过一个团圆的周年。
在梦乡中,耳边传来的呼唤是如此的清晰,回家吧,家人在等你。
闭着眼,却也能清晰地看见,看见鼓动的风帆,那是归家的帆船。
累了,倦了,漂泊得久了,踏上归家的船。荡漾的河水载着游子的心归心似箭。
累了,倦了,乘着归家的帆船,驶向家的宁静港湾。
思乡(原创诗)
思乡——晓凡
日头滚进山腰
黄牛的归列中
牧归的人
囤满了温暖的阳光
蟋蟀轻轻吟唱
古老的房子
古老的人
家啊,家在哪一座山的后面?
春风又起的时候
枝头的小鸟唱着无忧的歌
啊,正是熟透的家乡!
我驻足不前眼眶发热
粼粼泉水洗净喉咙里的灰尘
青青翠竹重唱那古老的歌谣
雁南飞
又往高处去……
女儿的书也越来越多了,我找出以前的书箱,给她。妻在一旁看着,笑了:“传家宝又传了一代啊”。这箱子,是父亲从爷爷那里得来的。现在,到女儿这里,算起来至少有四代人了,木箱虽是旧木箱,但祖上的东西传下来的也只有这木箱了。
箱子不大,长不过1米,高近2尺,宽1尺有余,和衣箱来比,也算小巧。打开木箱,内部结构如现在小学生以前使用过的铅笔盒。上半部分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内盒,三两块纵横的木板把它分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间,好根据需要,分别放置常用的笔墨纸砚直尺圆规三角版橡皮擦削笔刀之类的文具。取出活动内盒,里面才是放书的地方。合上箱子,正好是一方写字台。
木箱的的每个面是用厚近1公分的整块重阳木板做成,没有一丝缝隙,雨是绝对不会入侵其中的,要是里边盛上水,恐怕也会半滴不漏,也可以把它当盆来使。箱子没有上漆,底色暗红,是木头的本色,只是日长月久,不再那么鲜艳。细细观察,木板上的纹理颜色或深或浅,形状或宽或窄,看似随意,却很有规律,也有节奏。嗅嗅,清香犹存。正是有了这独特的气味,蛀虫才不敢光顾。重阳树生长缓慢,材质细腻、坚硬。正是这些原因,箱子现在依然完好。
很多年来,就因为这重阳木箱,无数次听说过“重阳树”的名字,也在小方凳、切菜板上加深了对它的记忆,但一直没有见过真实的重阳树。有时,满怀好奇地去问老人,他们总是习惯地咪起眼,抽口旱烟,面对南方,不厌其烦地对我讲起重阳树的来历和辉煌。重阳树不是本地的乡土树种,很久以前,本族人从崇阳县移民来到这水乡,先人为了怀恋故土,带来了重阳树种,播入墩台上的泥中,可是当时成活的只有两棵。一雌一雄,一左一右,门前相互守望。到我祖辈的时候,树已成古木。古木的年纪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据说,每棵树的树冠就足有半亩,高三丈余,方圆几十里,都可以看到它们,胸径却是五个成年人的臂膀量出来的,就连小枝也粗过水桶。因为有了这两棵古树,本族人在当地的名声也响亮起来。有些人干脆用“重阳树”替代了墩台的原名。
我无法想象这树的模样,也无法得知树下发生的种种故事。如果树还在,它一定还存有那些永不磨灭的记忆。它不会不记得那匹曾经依偎身边的贺龙老总最爱的白马;不会不记得曾经被白狗子刺刀割破的胸膛;不会不记得行人一股脑喝水的清凉;不会不记得幕归老牛踱方步时的哞叫;也不会不记得枝头喜鹊与白鸽的对歌,树荫里男孩与女孩的嬉闹。
树,是1954年被伐倒的。那一年,长江发大水,江堤上缺少木材,重阳树听了人的召唤,站到了长江边,分散的枝干的排成一行,守护着几公里地段。然而,无根的树终究没有挡住肆意的洪水,滚滚长江水带着狞笑,越过土堤,一路咆哮,冲向家园。垸内,汪洋一片。
洪水退后,祖父、叔祖父几个一起花了三天时间,动用锹镐斧锯,挖出树墩,锯开,每家分得几块木板,也好为水洗过后的家添置一些必要的木器,木箱就是那时候做的。
木箱传到我手里的时候,是离家求学。父亲找来根扁担,一头是装有可供一月的粮食的布袋,一头正是这口箱子。父亲挑着起肩的时候,躬着腰,咬着牙,挺身很慢。我问父亲是不是很重,要不要我分担一些?父亲只是说,木箱里所装的希望太重。其实,我心里知道,在那个“养鸡换油盐”的年代,父亲肩上的担子绝对不只是这扁担的两头。
求学期间,才从专业课上了解了更多关于重阳树的知识:重阳树在生物分类上原来叫重阳木,属大戟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高达10米,树皮褐色,纵裂。小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狭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光滑;总状花序,果实球形浆果状,棕褐色,种子含油,油有香味,可以食用;木树较坚硬,质重,是良好的建筑用材。同时,听老师讲,南方古树中,最多的就是这重阳木了,往往都有上千年呢。
伴着这重阳木箱,也伴着故土的情怀,前辈的希冀,我完成了学业。当我从木箱中拿出红红的毕业文凭,双手递给父亲的时候,我记得父亲笑了。这一笑,是我记忆中父亲最开怀的一笑。那情形,至今难忘。
不久前回老家,居然在屋后的杂木林中发现了一棵重阳树!树是从狭缝中长出来的,由于有大树的压迫,重阳树的树干变为倒写的“L”,看上去更显得它的倔强,它的毅力,它的活力。周围的树叶,颜色早被秋霜染黄染褐,其形体也被秋风撕裂、卷落,撒满一地。重阳树依然挺起枝干,顽强撑出一树青青。远远看去,那树分明是一杆迎风而立的大旗。风,阵阵而过,枝,左右摇摆,只要风势稍微缓和,枝叶就回到原有的位置。油亮的叶片相互摩擦,沙沙有声,似乎在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共同对抗这簌簌的寒风。
这,才是我心中的重阳树啊!不是记忆中的,也不是照片上的,更不是公园湖边的。我不禁走上前去。树,此时也似乎善解人意,张开臂膀,点头说:你来了!
抚摸树干,尚处于幼年阶段树皮竟然也是那么苍老。嶙峋的树皮是你与风雨抗争、勇于出头的历史吗?
本来,想拿起斧锯,砍去一些其他大树的枝条,让出足够空间,好让重阳树得到足够的阳光雨露,快速成长。我没有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重阳树绝对不是屈服的树。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