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介绍中国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的书吗?拜托各位了 3Q

2024-12-28 11:59:1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你可以读一读《股市风云二十年:1990——2010》,网上可以进行搜索阅读,但是不知道能不能阅读完全书,新华书店应该买得到。以下是全书开头的文字: 上海股市雄起 在主管部门对深圳股市调控之时,部分资金已经开始从深圳转战上海。 上海股市在资金的支持下,在深圳股市的狂热氛围下,也开始起步。 1990年5月,静安指数还在100点之下,当时的龙头股“电真空”,也就是现在的广电电子(600602)交易价90多元,按现在拆细来算,一股连一元都不到,不少深圳资金开始大肆建仓买入“电真空”。 到5月底,静安指数已经攀上100点大关。 6月底,静安指数110点。 7月23日,静安指数创出历史新高—123点。此时,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向上海汇集。 8月中旬,静安指数200点。 9月底,静安指数300点。 在此期间,电真空最高突破500元,大飞乐、小飞乐股价均在400元左右,申华(600653,现在的申华控股)股价392元,延中实业(600601,现在的方正科技)股价242元,爱使(600652)股价突破200元。 电真空里显身手 1989年,杨百万在《中国金融》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由于保值利率的提高,信用社和银行把几十年的盈利都贴进去了,面临亏损的边缘。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利率即将下调的信号,立刻决定抛掉国库券,买进股票。抛掉国库券的另一个原因是看到当时国库券价格实在太高了,达到120多元,而他手上的国库券成本都在100元以下。 当时上海股票市场非常低迷,交易者寥寥无几。营业部的员工好心地劝他不要买。但杨怀定坚信自己的判断。回头看这段往事时,杨怀定的总结是:“我有一个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就是坚信自己经过分析研究后的判断,而不愿理会证券公司或专业机构的话。”而国内外的股市历史也证明,无数高手死得最惨的案例,都是因为听了外部的消息、建议,没有坚持自己的判断。 他第一次买入的是电真空,也就是现在的广电电子(600602)。电真空面值100元,此前最高曾到过140多元,当时跌到91元。之所以买电真空是因为该公司规定最高红利率15%,最低不低于银行利息,也就是说,买电真空的收益率最差不会低于存银行。杨百万第一次买了3 000股,将近30万元资金投了进去。 当时杨百万的盘算是,如果每股一年能分15元红利的话,一年4万多元,就可以做食利阶层了。那时的工资水平一般是每月100多元,一年才1 000多元。倒也没有想到股票后来会这样大涨。 他当时对营业部的人说,估计利率要调低,所以买点股票放着。结果没多久,利息果然下调了。许多人都传说他有背景,知道内幕消息。杨百万说:“我哪有背景?我就是读报分析出来的。” 半年后股票开始暴涨,电真空涨到800元。他让助手化整为零不动声色地抛售。抛完后他就带着助手到普陀山旅游了一个月。因为他知道,下跌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要克制自己,避开这个下跌过程。结果一直跌到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电真空的价格是375元。交易所开业第一天,成交1 000多股,他一个人买进了500股。后来涨到500多元,他又抛了。他抛后电真空又跌回到370多元。 后来有人到市政府去告状,说杨百万操纵股票价格。杨百万真觉得不理解:“我每股已赚了100多元,总共赚了5万多元了,为什么还不抛?”后来有关部门经调查后为他辟谣。而他则又在370多元时再次分批买进,电真空后来涨到2 500元。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