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适合的温度,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菊花适应的温度不同。
合理浇水:菊花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花开,但每次浇水不宜过多,以免花根腐烂,可以根据天气浇水,气候较干时多浇水,气候湿润时少浇水。
日照要充足。菊花不惧阳光但应避免强光直晒。正午应该挪动让其避光,其他时间都可以接触阳光。
合理施肥:一般选用磷钾肥、全素肥料、有机肥等。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
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1、上盆
生根的菊苗可先栽于16-20;厘米口径的泥盆中,底部垫瓦片3块,以遮断排水孔,但不堵塞排水,然后加一些培养土(培养土可用菜园土40%、和碧糠30%、腐熟鸡棚肥30%配制,或者用园土70%和碧糠灰30%配制),将菊苗放在花盆中央,扶正苗子再加土压紧,使土面与盆口保持2厘米距离,以便浇水,并防止日晒,3-5天之后即可移至向阳处。待苗长大时,视其生长的需要,再换之23-27厘米的泥盆中。换盆时若有腐熟的基肥,可作底肥垫在盆底,以补充培养土的营养,有利于植株生长。
2、浇水
浇水是一件经常而细致的工作,也是菊花生长好坏的关键。浇水以含矿物质少的河水、塘水、贮存的雨水为好。水温要求与土壤的温度接近,冬季要在中午水暖时浇,夏季要在早晨或傍晚是浇。浇水多少要根据天气看土、看苗的情况而定:高温干旱季节,蒸发量大,每天浇水1-2次;低温和阴雨天,应少浇或不浇。遇到大雨时应及时倾盆倒水,以免菊根受涝腐烂死亡。看苗即掌握菊花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规律,新移栽及换盆菊苗第一次水必须浇足,幼苗期浇水量不宜过多,随着菊苗长大,气温也逐渐增高,水量就要增多。摘心整形后蒸发量较小,浇水量也要减少,待发芽后再恢复正常。生长期后含蕾待放时,需水量较多,开花后水量应减少。看上即浇水前检查表土是否发白,土发白才浇,忌连续对潮湿的盆土浇水,盆土长期过于潮湿会造成菊苗萎黄或死亡。浇水或雨后若有泥浆溅污叶片,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否则容易落叶。
3、 施肥
施肥的数量与时间,视菊苗生长情况而定。若叶子瘦而发黄说明肥料不足;叶子厚而发黑说明肥料过多。菊花生长期以施氮为主,并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苗期肥淡一些,量少一些,一般隔10-1 5天施一次15%-20%腐熟人粪尿。生长中期,需肥量增大.每隔3—4天施肥一次,但要考虑品种、个体间的差异,粗种多施,细种不施,叶色浓绿的少施,叶色黄绿的多施。菊花孕蕾期(在菊花停头萌发后起花蕾前半个月),必须停止使用氮肥,而用1%的磷酸二氢钾根外施肥,每星期一次,共3次。花蕾形成后,继续使用较浓的氮肥(20%-30%腐熟人粪尿)直至开花。施肥时必须防止肥水溅污叶片,叶片残留肥料应立即用清水洗净。施肥的第二天一定要浇水(俗称“还水”)。
4、摘心除芽
摘除主枝先端,能促发新枝多开花,并能控制植株高度和延长花期,例如通过最后一次摘心,小菊70天后能开花,大菊80天后能开花。摘心次数,一般大菊进行3次,小菊进行5次。大菊移植半个月(6月中旬末)植株高约20厘米时可进行第一次摘心。方法是:留基部3—4片叶(能萌发3—4个芽),将主于先端全部摘去,经过25天左右,叶腋芽又发侧枝,此时侧枝下留2片叶,其他全部摘去,再过25天(一般是“立秋”前4天或最迟到“立秋”后3天)停头,方法同上。小菊摘心每次相隔18天左右,到8月下旬停头。 菊花停头后,又抽发新技、新芽,这些新芽要随时除去,停头半月后(8月下旬),把新枝及多余的枝条剪除,仅按需要留5-7个分布排列均匀的技条。菊花花蕾很多,为达到预定的花朵数量和匀齐度,10月上旬至中旬,每枝上只留一个与全株一样大小的花蕾,其他花蕾再次摘除,但不能一次摘完,否则损坏了无法补救。
5、立支柱
菊花长大后常易倒伏,应于7月下旬在菊干旁设立支柱。支柱数目可依花头多少而增减,多用细竹竿作支柱材料。待开花时,将每株花按不同距离、角度缚牢,使其分布均匀,整齐美观。
上盆
生根的菊苗可先栽于16-20;厘米口径的泥盆中,底部垫瓦片3块,以遮断排水孔,但不堵塞排水,然后加一些培养土(培养土可用菜园土40%、和碧糠灰30%、腐熟鸡棚肥30%配制,或者用园土70%和碧糠灰30%配制),将菊苗放在花盆中央,扶正苗子再加土压紧,使土面与盆口保持2厘米距离,以便浇水,并防止日晒,3-5天之后即可移至向阳处。待苗长大时,视其生长的需要,再换之23-27厘米的泥盆中。换盆时若有腐熟的基肥,可作底肥垫在盆底,以补充培养土的营养,有利于植株生长。
浇水
浇水是一件经常而细致的工作,也是菊花生长好坏的关键。浇水以含矿物质少的河水、塘水、贮存的雨水为好。水温要求与土壤的温度接近,冬季要在中午水暖时浇,夏季要在早晨或傍晚是浇。浇水多少要根据天气看土、看苗的情况而定:高温干旱季节,蒸发量大,每天浇水1-2次;低温和阴雨天,应少浇或不浇。遇到大雨时应及时倾盆倒水,以免菊根受涝腐烂死亡。看苗即掌握菊花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规律,新移栽及换盆菊苗第一次水必须浇足,幼苗期浇水量不宜过多,随着菊苗长大,气温也逐渐增高,水量就要增多。摘心整形后蒸发量较小,浇水量也要减少,待发芽后再恢复正常。生长期后含蕾待放时,需水量较多,开花后水量应减少。看上即浇水前检查表土是否发白,土发白才浇,忌连续对潮湿的盆土浇水,盆土长期过于潮湿会造成菊苗萎黄或死亡。浇水或雨后若有泥浆溅污叶片,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否则容易落叶。
施肥
施肥的数量与时间,视菊苗生长情况而定。若叶子瘦而发黄说明肥料不足;叶子厚而发黑说明肥料过多。菊花生长期以施氮为主,并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苗期肥淡一些,量少一些,一般隔10-1 5天施一次15%-20%腐熟人粪尿。生长中期,需肥量增大.每隔3—4天施肥一次,但要考虑品种、个体间的差异,粗种多施,细种不施,叶色浓绿的少施,叶色黄绿的多施。菊花孕蕾期(在菊花停头萌发后起花蕾前半个月),必须停止使用氮肥,而用1%的磷酸二氢钾根外施肥,每星期一次,共3次。花蕾形成后,继续使用较浓的氮肥(20%-30%腐熟人粪尿)直至开花。施肥时必须防止肥水溅污叶片,叶片残留肥料应立即用清水洗净。施肥的第二天一定要浇水(俗称“还水”)。
摘心除芽
摘除主枝先端,能促发新枝多开花,并能控制植株高度和延长花期,例如通过最后一次摘心,小菊70天后能开花,大菊80天后能开花。摘心次数,一般大菊进行3次,小菊进行5次。大菊移植半个月(6月中旬末)植株高约20厘米时可进行第一次摘心。方法是:留基部3—4片叶(能萌发3—4个芽),将主于先端全部摘去,经过25天左右,叶腋芽又发侧枝,此时侧枝下留2片叶,其他全部摘去,再过25天(一般是“立秋”前4天或最迟到“立秋”后3天)停头,方法同上。小菊摘心每次相隔18天左右,到8月下旬停头。
菊花停头后,又抽发新技、新芽,这些新芽要随时除去,停头半月后(8月下旬),把新枝及多余的枝条剪除,仅按需要留5-7个分布排列均匀的技条。菊花花蕾很多,为达到预定的花朵数量和匀齐度,10月上旬至中旬,每枝上只留一个与全株一样大小的花蕾,其他花蕾再次摘除,但不能一次摘完,否则损坏了无法补救。
(1)移栽与用土。扦插生根后的菊苗可栽于口径12厘米左右的花盆中,盆的底部用两块瓦片搭好“人”字形排水孔,再放一层炉渣,以利排水,其上覆盖一层培养土,将菊苗放在花盆中央,扶正加土压实,上面留约2厘米沿口,以便浇水。初上盆的菊苗要浇透水,并防止日晒。约5天后移至向阳处。当菊苗长到15~20厘米高时,需要再移栽一次。换盆时可用腐熟有机肥作底肥,以补充培养土的营养。以后随着植株生长,一般品种需要换盆2~3次,才能最后定植。定植时宜用腐叶土、沙壤土各4份半和1份饼肥渣混匀的培养土。
(2)摘心除芽。一般盆菊留花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待其腋芽长大后每个枝上留2~3片叶,进行第二次摘心,这样即可达到所需要的花朵数,以后应停止摘心。一般品种白露后可见花蕾,每枝除选留1个蕾形圆正的以外,其余的花蕾应及时摘除,霜降前后可鲜花怒放。
(3)防病除虫。从春至秋菊花不断受到多种病虫侵袭,需及时做好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