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按四条原则指引整治方向:
针对火车站地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新的规划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即通过对火车站广场及周边交通设施的改造,创建人车协调有序的交通环境;打造石家庄的标志形象,创建窗口工程;调整完善中心商业区的商业与服务功能;结合市民生活,构筑舒适、祥和的“站前广场”。
在用地功能方面,近期规划中划分了三大部分,分别是商业用地、景观用地和交通用地。其中,商业用地以中山路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块。北侧的商业用地指公里街以西、中山路以北、民族路以南、南大街以东的地块,改造后与目前的沿中山路商业设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南侧的商业用地位于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之间,主要解决两大交通枢纽的换乘车问题和为两站区配套的商业、餐饮服务问题。景观用地范围主要是指站前广场向南至长途客运站之间这一地带,主要工程是改造原有公交站场的杂乱景观,提升现有地下商业设施的经济利用价值。交通用地则重点用于解决这一区域的交通问题,以彻底实现人、车分流为目标,梳理不同的人车流线,以适应快节奏的城市生活。
车辆分流根治交通顽疾
人车混流,交通混乱,一直是火车站地区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而新的规划则以“便民”为目标,细致而周密地规范了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努力构建一个完备、便捷、周到的交通体系。
现有的站前公交站点比较杂乱,进出站时人车交叉,且标识系统不明确,致使许多外来游客及部分本地市民找公交车困难。此次规划以最大限度减少旅客换乘距离与不安全因素为原则,将公交始发站、终点站及站场位置相应调整,使旅客能方便地找到车站并能迅速离开。规划中的公交流线能够满足白天20条、夜间8条公交线路的营运。
火车站地区的出租车问题,一直为广大市民所关注。出租车辆少、上下车不方便等,都为旅客出行带来不小麻烦。本次规划对出租车停靠设计了明确方案。在中山路南、车站广场北侧设置了即停即走的出租车落客点,这样大大缩短了乘客购票、进站距离。现在的站前广场出租车停靠点,一次仅能容纳不足10辆出租车,改造后最多可同时停靠30辆。出租车上客点距火车站出站口的距离不足百米,且位于火车站出口的正前方。
目前的社会车辆进入火车站地区全部采用地面停车的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流交通,而且还影响了火车站广场的景观。为此,规划中将利用站前地下商场的负二层,开辟出340个停车位,供社会车辆停放。在火车站广场临中山西路地段设置26个高收费车位,供地面临时停车使用,同时解决大型车辆停放问题。
现有的火车站区域自行车停车场均为地上停车方式,占地1700多平方米,不仅影响城市景观,也没有发挥出黄金地带应有的最大效益。规划中,将火车站站前、邮政大楼前等几处自行车停车场,全部转移到了北部规划中的商业建筑的负一层。在那里配套建设2500辆自行车的存放空间,同时也在华联商厦对面的广场留出可停500辆自行车的地面停车场。对于在中山西路与公里街交汇处的地下自行车通道,考虑到该通道是个体经营者来往于火车站、长途客运站与周边批发市场的必经要道,规划中将其保留并予以拓宽。同时,开辟匝道解决裕华路与站前街交叉路口的左转向问题。
绿地景观渗透“历史信息”
石家庄由小村庄发展到现在的省会城市,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历史上“阡陌纵横”成为北方农田地貌和城市肌理的重要特征。未来的石家庄火车站广场,从整体上将体现这一特色。在将生态的自然环境引入城市中心的同时,利用“阡陌纵横”式人行系统网络解决广场快速人行交通问题,并以现代的种植方式,满足地下人防屋顶广场的特殊种植需要。
站前广场绿化,由草坪(浅绿色)、绿篱(绿色)、春季观花树种(玉兰)和秋天观叶树种(如元宝枫、紫叶李、小叶黄杨)组成,春季观花,夏季遮荫,秋季赏叶,冬季观枝,形成丰富的季相变化;广场种植树种高低错落,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在本次绿化系统规划中,合理规划现状树种,引入本土树种,丰富站前广场的种植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