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帮助:苏轼 王弗 王润之 王朝云 及其子女的历史、生平资料,谢谢

2025-01-06 06:41: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苏迈 长子 母王弗
苏迈(1059-?) (生年据宋苏过《斜川集·送仲豫兄赴官武昌叙》推算),北宋人,字伯达,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长子。尝为酸枣尉(《苏轼文集》卷六八《书迈诗》)。轼贬惠州,迈求潮州安化令,以便馈亲,卒於官。事见《东都事略》卷九三七、《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善为文,工书,东坡帖乃迈所作,亦自可喜。苏氏诸子源同派异,种种皆有过人处。《宋史本传·姑溪集》
苏迨 次子 母王闰之
苏迨和范育、兰田三吕被称为张载高足弟子。他和吕大临听从张载教诲,“不留连于科举”,一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倡明关学为己任,吕大忠称他“年四十,不求仕进,从故崇文校书横渠学,为门人之秀。”后因品学兼优,以布衣召为常博士。宋哲宗元符年间,“入党箱”而为朝廷官,统管绕州。他在上任途中过洛阳夜宿二程弟子彦明馆所,程颐前来拜访他,对在座的学者指出苏季明从不以官职的升迁为意愿。在座的尹火亨问苏迨:“你上书为国家着想,为何不为身计想?”苏迨对他说:“若为国家着想,自当赴绕州,若为自身进取计,我是看不上绕州这个统管职务的。”说明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张载去逝之后,他已到晚年,仍求学不已,而又拜程颐为师,时值彦明、尹火亨以状元进士及第一二名。苏迨对他们说:“你们科举一二名被称之学业最优秀者,但科举之外也有出类拔萃的学者。”彦明听后仍不思理解。有一次,他俩人闲时喝茶,又谈论此事,苏迨以盏灯示曰:“此豆不是学?”彦明方才大悟。
苏过 三子 母王闰之
苏过,1072—1123年,字叔党,别号斜川居士,苏轼的第三子,为苏轼前妻王弗堂妹王闰之所生。苏过从小到三十岁前,几乎都生活在苏轼身边,在父亲精心教育和培养下,不仅能诗能文,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且大有乃父之风,故时人以“小坡”誉之。他是“三苏”之后,子弟中最承家风者;而在他们三弟兄中,又以苏过的才华和文学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有“苏氏三虎,季虎最怒”之说。指的就是苏过文章、书法笔力遒劲,气势不凡。在文化精神方面,苏过秉承父亲的遗风,兼采儒、道、释诸家之自由思想,形成了比苏轼更为纯粹的自由人生哲学。他以自己的出处行藏和诗文作品,铨释了宋代文化、文人中那种既缘于历代自由文化传统,又独具宋人兼容而通达、内省而广大的风神韵致和使用价值的精神体系——“斜川之志”。
幼子 苏遁 母王朝云
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二十二岁的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儿子。苏轼为他取名遁(繁体字遯)。此时苏轼正遵父遗命为《易经》作《传》,”遁“取自《易经》中的第三十七卦“遁”,是远离政治旋涡、消遁、归隐的意思,这一卦的爻辞中说:“嘉遁,贞吉”,“好遁,君 易经子吉”,可见这个名字,既寓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又包含着对儿子的诸多美好祝愿。遁儿满月之时,苏东坡想起昔日的名躁京华,而今却“自渐不为人识。”都是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因而感慨系之,而自嘲一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元丰七年三月,苏轼又接到诏命,将他改为汝州团练副使,易地京西北路安置。苏轼接到诏令后不敢怠慢,四月中旬便携家启程,七月二十八日,当他们的船停泊在金陵江岸时,小小的干儿中暑不治,夭亡在朝云的怀抱里。苏东坡很伤心,写了一首诗,这首诗题目很长:《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关于三位女子 百科上很详细 字数太多 贴不上来

回答2:

王弗、王润之、王朝云都是苏轼的妻子
苏轼与王弗有一子,苏迈

回答3:

去百度百科 一搜就可以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