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犯罪有哪些(罪名)

2025-02-23 21:55: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共有以下16种:

1、《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

2、《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3、《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

4、《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条: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

5、《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一条: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

6、《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四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7、《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二十九条: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8、《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条:遗弃武器装备罪;

9、《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一条:遗失武器装备罪;

10、《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四条:遗弃伤病军人罪;

11、《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条: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12、《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六条: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13、《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14、《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丢失枪支不报罪;

15、《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16、《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玩忽职守罪等。

扩展资料:

不作为犯罪3种大分类:

1、纯正不作为犯。

纯正不作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它是以不履行特定义务为构成要件的犯罪。

也就是说,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行为人的行为但凡符合法律明文规定的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都可根据法律的规定定罪量刑,因此,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构成要件齐备为前提。

例如,遗弃罪,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等。所谓“纯正”指的是该类犯罪只能由不作为行为构成,而不能由作为行为构成。同时,在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犯罪构成中,对法定义务的违反,是该类犯罪成立的前提,也是该类犯罪构成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中的重要内容。

2、不纯正不作为犯。

所谓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的通常以作为形式实施的犯罪,例如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甚至放任更严重危害后果发生的间接故意杀人案件等。

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者眼中,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认为不纯正不作为犯是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以作为形式实施的犯罪。该观点是我国目前的通说。

(2)、认为以不作为的方式实现了法规中以作为形式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叫不纯正不作为犯。这种观点是日本目前的通说。

(3)、认为不实施法律期待的一定行为并因此而导致一定结果构成的犯罪叫不纯正不作为犯。这种观点目前是德国的通说。

不纯正不作为犯是不作为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犯罪形态,其构成之复杂,再加之我国目前对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只是通过刑法理论予以确认,在现行刑法中并无相关明文规定,因此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比较困难。

3、混合不作为犯。

我国有学者根据刑法分则对具体犯罪的不作为模式,除了把不作为犯分为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纯正不作为犯之外,还提出了另外一种不作为犯,即混合不作为犯。

所谓混合不作为犯的表述为“混合不作为犯是指既有作为又有不作为共同构成的犯罪形态”,“混合不作为犯的特点在于作为与不作为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犯罪,如果只有作为或者只有不作为,则不能成立该犯罪”。

例如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抗税罪和走私罪便同时包含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行为。在抗税罪中不交税是不作为行为,抗拒收税则是作为行为;同样,在走私罪中,不如实申报出入境物品是一种不作为行为,逃避海关检查却是作为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作为犯罪

回答2:

1)遗弃罪、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3)376条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
4)第2款,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
5)第380条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
6)第381条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
7)第404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8)第429条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
9)第440条遗弃武器装备罪;
10)第441条遗失武器装备罪、
11)第444条遗弃伤病军人罪
12)第445条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
13)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14)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15)丢失枪支不报罪
16)其他渎职性犯罪,如私放罪犯、玩忽职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