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崇祯保有一个帝王最基本的尊严。当农民起义军打下西北江山,向一个立国百年的王朝提出议和,要求割地而治,没有哪一位帝王能答应如此的要求。君王与江山同存,江山不在,君王颜何存。
所以崇祯挺起身,即使北京城已经看似陷入绝境,他作为一个帝王,也绝不低头。崇祯是站起来做帝王的,维护他作为帝王的尊严,绝对比他苟且安乐坐守一方残缺土地更重要。
当然,崇祯也并不是完全丧失赢的希望。自从李自成起义,崇祯一直派出明朝军队镇压,在李自成进军北京城之前,明朝军队已经和农民起义军发生了一场鏖战,虽然失败,但是李自成的军队也是元气大伤,而北京城自有天险,易守难攻,况且作为明朝都城,必然军队实力更丰厚。作为农民出身的李自成这时便动摇了,他怕打不下来北京城自己失败了,就会丢失西北已经打下来的土地,他想安心享受了。所以他想和崇祯议和,崇祯继续做他的帝王,他做他的西北王。
可李自成不知道,崇祯作为帝王,把帝王的尊严比生命看得还重。如果拼死仍然护不了国家领土完整,他宁可与他的大明朝同死,这便是一个帝王的气魄。所以崇祯拒绝了,坐在他的北京城里,当李自成打进北京城,王朝危在旦夕之时,崇祯没躲没藏,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与他的大明朝一同覆灭。
怎么说也是一代帝王,骨子里的骄傲还是有的,怎么能轻易低头。
因为当时崇祯犹豫不决的态度让李自成认为议和是不可能的了。
不做亡国奴,既是崇祯同意议和,恐怕以后的日子也难了。
因为当时的崇祯知道,哪怕是点头了自己也是没有可能会活命的,就硬气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