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那些美梦没给你,我一生有愧。”
这是李荣浩唱的一首歌,叫做年少有为,碰到这句歌词的时候,眼眶一下模糊了,他唱出了多少男孩的心声?
有一种喜欢只能远远的看,只能偷偷的爱着,明明喜欢的不能自己,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自己弹开,也说不清楚,这是害怕伤害自己还是害怕伤害对方,总觉得她太美了,像一朵不可亵玩的莲花,在那水池的中央傲人的绽放,而我,既没有船也不会游泳。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想这样的故事还会重演,我依然会做一个内心苦涩的闷葫芦,什么也不说,宁愿把这一切装在心里。
因为爱而卑微,把她称为女神的那一刹那,就已经确定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亲手把她送上了神坛,自己就是一个跪在她面前的凡人。
这种自卑感是来自对自己的一种审视,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一个人时候,总是会从各个角度来判断自己能不能够配得上眼前这个人,不知不觉中把世俗的因素又参杂到中间去了,家庭的因素,外貌的因素,学习,能力,等等各个方面的,但凡有一点不完美,都会形成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理由。
可能对于一个自卑的人来说,找到一个理由来自卑并不难,但是,那个自卑可以轻而易举的杀掉一个男人的魅力,这就进入到了一个死循环,能让你自信的人你不喜欢,能让你喜欢的人你不自信,怎么办?好难。
表白是将自己的心意,明确的告知对方。而往往我们做出表白,为的是得到一个答案。那答案无非3种。行,不行,暂时不行。而表白的最终目的,就是“我喜欢你。”之后得到的“我也是。”。当然,也有不需要答案的表白,其实不需要答案的表白,也是有答案的。只是我们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回归主题。为什么喜欢一个人,还会放弃表白呢?
因为表白是需要答案的,就算你不想要答案,答案也会自己浮出水面。而喜欢则是两个人相互的,只有相互喜欢,表白所得到的答案,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也是我们表白的意义。当你知道对方不喜欢你,亦或者你已经知道答案了,那表白还有什么意义呢?
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有始有终,单恋也要有结果之类的爱情观。也就是对自己有个交待,然而这个自虐式的表白,是很少人会去选择的。因为前面已经说了,就算你知道答案,就算你不想知道答案,在你表白后,答案也会自己浮出水面。。自取其辱般的,自己虐自己。
所以,喜欢一个人,却放弃表白。往往是已经提前知道了答案。
那么肯定也会有一种疑问,那就是。
你都没有表白,怎么知道对方不喜欢你呢?万一成功了呢?
确实,世事无绝对,就算你提前知道了答案,也只是你对自己的预估。对你们之间关系的臆想和猜测,没有任何根据。但是,爱情这种东西,本来就是靠感觉的。一个人喜欢你,你是能感受到的,一个人厌恶你,你也是能感受到的。一个人对你态度发生改变,你也是能感受到的。
人本身就是有感受的动物,而相互有感觉的一对男女,互相来电的话,根本不需要表白,你立马就能感受到,那与众不同的触电感。你能感受到对方的眼神在你身上游离,你们的目光总是会交错在一起,就连对待别人与对待你的态度,都会有所不同。
而一个人做出表白,是需要好感的积累作为动力的,动力的来源主要是2个方面。
自我发酵。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自我生产好感度,即使对方对我没有好感,我也会因为对方的一颦一笑自我发酵出无穷尽的好感。这个好感的积累,促使我自主产生各种主动行为。比如主动聊天,邀约,送礼物。而表白也是其中一项自我发酵的结果。而自我发酵行为的发生,主要来自于“致命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可以让人失去理智,比如一见钟情。
男/女生激励。
也就是得到了情感回馈。或者说主动之后得到了积极的回应。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彼此都有互动,并且积极回应对方。好感度慢慢积累后,产生了动力的源泉。假设,你给一个人发信息,对面2个小时后回复你,回复你之后仍然没有积极的回应。这就是恶性循环,主动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导致动力的源泉无法活跃。
所以在好感度积累阶段。就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产生“表白行为”,而不是单纯的,我喜欢对方,我就要去表白这么简单的。而自我发酵行为产生的表白行为,往往因为失去理智,而不管不顾,所以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存在放弃这件事,ta已经为爱盲目了。
综上所述,放弃表白的,大多数都是已经知道答案了的。
这个原因很多,比如说我吧,是觉得条件不如对方好,不敢表白。
我读大学的时候,一女孩子,也是我高三同学,特别聪明、善解人意,长得很舒服那种。和她聊天,只要开个头,她就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们交往过一些时间,但我从来没说让她做我女朋友,那时估计那女孩也傻,也从来没说过做我女朋友。后来我们毕业了,尽管是一个县,她进县城一中学教书,我在一乡镇中学,尽管是高级中学,我都不少次数走到她学校门口,也没鼓起勇气去找她。
工作大约一年以后,突然听说她自杀了,可能是因为感情,还有她的家庭问题。我那个后悔啊,也许我追她,她就不会走到那一步。
后来我跟同事说这事,他给个建议,无论什么原因、条件,只要喜欢,就去追,'有枣没枣打一杆'。